北京上海杭州的房子一天狂卖上百亿!现在冲进去买房会不会被套牢

发布时间:2025-03-28 18:46  浏览量:5

北京的冷空气还没散,楼市却烧得发烫。海淀功德寺的和樾望雲项目,开盘1分钟卖出85亿,隔壁的和樾玉鸣紧随其后,67亿瞬间清盘,售楼处挤满抢房的码农和互联网高管。同一时间,上海嘉里建设的新盘单日销售额冲到92亿,杭州绿城玉澜月华152套房源引来2000多人摇号,中签率比考公务员还低。这些数字让人心跳加速,但普通人看着手里的工资卡,脑子里全是问号:这波行情是真回暖,还是开发商和炒房客联手造的“人造春天”?

北京的冷空气还没散,楼市却烧得发烫

海淀的楼盘能火,靠的不是玄学。和樾望雲紧挨着中关村软件园,腾讯、百度的大楼就在眼皮底下,年薪百万的程序员排着队刷卡,生怕抢不到“互联网宇宙中心”的入场券。上海的豪宅更夸张,马桶是智能的、电梯能直达私家车库,富豪们买房像买菜,刷卡时眼都不眨。杭州也不甘示弱,九溪玫瑰园一套别墅单价冲到40万/平,买主连价都不还——这些房子的买家根本不是普通人,而是把房产当“硬通货”的财富玩家。

北京五环外的某楼盘,宣传时吹嘘“地铁直达”,结果三年过去连铁轨都没铺,房价跌了30%

但别被表象骗了。北京五环外的某楼盘,宣传时吹嘘“地铁直达”,结果三年过去连铁轨都没铺,房价跌了30%,业主举着横幅维权;上海外环某新盘,销售时承诺“名校分校”,最后变成菜场旁的民工子弟学校。火的只是金字塔尖的“尖货”,而普通人关注的刚需盘,要么地段拉胯,要么配套缩水,买完就砸手里。

政策的手早就悄悄推了一把。北京去年给多孩家庭松了限购,公积金能当首付,房贷利率降到3字头,明摆着让有钱人先入场。上海更狠,缩短社保年限,外地人也能上车,连豪宅都不限价了——政府需要楼市热度来稳经济,但代价可能是普通人接盘的风险。开发商也嗅到机会,海淀树村地块楼面价拍到10万/平,未来房价至少卖20万才能回本。这就像一场豪赌,赌的是后续有人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接盘。

这波行情的本质,是财富重新洗牌

这波行情的本质,是财富重新洗牌。海淀的楼盘绑定了顶级学区、产业和地铁,等于买了张“阶级通行证”;上海的豪宅成了身份象征,杭州的次新改善房成了中产家庭的“安全屋”。反观郊区老破小,租客宁愿住合租房也不愿接手,房东挂牌半年降价三次还卖不掉。楼市正在分裂成两个世界:一边是核心区豪宅被疯抢,另一边是远郊盘降价都无人问津。

北京3月新房成交量暴涨107%,但70%的成交集中在海淀、朝阳;上海外环外房子占了82%成交量,价格却纹丝不动

数据不会说谎。北京3月新房成交量暴涨107%,但70%的成交集中在海淀、朝阳;上海外环外房子占了82%成交量,价格却纹丝不动。杭州更魔幻,二手房成交量碾压新房,次新改善房单价半年涨了20%,老破小却要靠“学区房”标签才能勉强出货。这说明什么?大家只认绑定了稀缺资源的“硬资产”,其他房子正在变成钢筋混凝土的负债。

普通人现在该怎么做?三条血泪教训:

1. 别被焦虑绑架:北京一程序员年薪80万,硬啃月供6万的豪宅,结果公司裁员,房子断供被法拍。月供超过收入40%的房子,再便宜也别碰。

2. 盯死“三有”原则:有产业(比如科技园区)、有地铁(已通车)、有学校(本部不是挂牌)。杭州的申花板块次新房能涨价,就因为隔壁就是阿里新总部。

3. 学会“以租养贷”:上海一业主把静安区的老破小租给网红工作室,月收2万租金,自己住郊区新房,租金抵月供还有剩。

楼市的热闹就像演唱会前排的欢呼声,震得人耳朵发麻,但后排的人连歌手脸都看不清。

楼市的热闹就像演唱会前排的欢呼声,震得人耳朵发麻,但后排的人连歌手脸都看不清。北京上海杭州的豪宅秒光,背后是财富阶层的资产保卫战,和普通人关系不大。记住,买房不是追星,没必要为别人的狂欢买单。

你会咬牙上车核心区,还是死守现金?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