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营经济的“春风更劲”
发布时间:2025-04-28 15:13 浏览量:2
今年3月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纳入2025年预审议的法律案件中,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位于渤海湾畔、黄河尾闾的滨州,是一座在民营经济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城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超6成的民间投资、超7成的GDP、超9成的企业数量以及近8成的税收,形成了“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让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如何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成为当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
韧性是民营经济最大的特点优势。民营经济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时,往往能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滨州民营企业的韧性,在前几年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全球纺织业遭遇寒流时,魏桥创业集团将智能化改造提前三年完成,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激增三倍,硬生生把传统纺织做成了“数字艺术品”。愉悦家纺立足家纺纺织和大健康双产业链优势,将危机转变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奋力在困境中“逆袭”发展,为经济发展积极贡献了“愉悦力量”。这种“硬核突围”的基因,源于滨商骨子里的务实精神,体现了民营经济的强劲实力和韧性。
创新是民营经济最强的活力源泉。自主创新是民营企业的生命线,是他们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必须把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突破。在高端铝产业这个看似饱和的赛道,创新集团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研发的航空航天用铝材,强度堪比钛合金,却轻了30%,让国产大飞机用上了“滨州造”骨骼。愉悦家纺把纳米技术植入布料,造出能监测心率的智能床品;用微米级纱线织出“人造血管”,解决了长期以来外部的“卡脖子”难题。京博控股跨界布局生物医药,用玉米芯提炼出抗癌药物中间体。这种“把白菜做出肉价”的智慧,这些“不务正业”的创新,正在重塑滨州产业的新版图。
生态是民营经济最真的活力密码。完善的服务体系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而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则是民营企业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这就要求,既要积极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更要实现从“单兵作战”到“雨林共生”的生态进化。滨州全力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为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政策宣贯。同时强化资源配置,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金融方舟护航行动、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等,并深化“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改革。在全省首创“滨州企业日”,设立优秀企业旗帜广场,连续6年举办企业家大会,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这种对企业家的尊重与认可,进一步拉近了政企关系,激发了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这种“热带雨林”式的生态,让创新要素如活水般自由流动。
当“草根力量”遇见“硬核科技”,当“滨州智造”碰撞“全球市场”,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风口上,滨州民营经济正在书写新的传奇,这片土地上涌动的不只是财富故事,更是一个沿黄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