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补仓别瞎加!大盘大跌时这样操作,既抄底又不被套!

发布时间:2025-10-03 16:39  浏览量:3

手里的基金跌了,很多人要么慌得“一割了之”,要么急得“一把梭哈”补仓,结果要么踏空行情,要么越补越套。其实大盘大跌就像商场大促销,不是所有打折商品都该买,得挑对时机、选对“商品”,才能花小钱捡好货。今天就教你一套“大跌补仓攻略”,照着做,既能接住回调的筹码,又不会被套在半山腰。

很多人以为“只要跌了就补”,结果补完还继续跌,就像看到打折就买临期食品,看似便宜,买了也没用。大盘大跌分“真回调”和“假下跌”,先排除这两种陷阱,再谈补仓。

如果手里的半导体基金跌了5%,但科创50指数只跌了1%,说明不是市场整体回调,而是这只基金持仓出了问题(比如基金经理调仓失误、重仓股踩雷)。这种情况补仓,就像给漏了底的桶加水,越补漏得越多。

我同事小李之前买了一只医药基金,单只跌了8%,但中证医疗指数只跌了2%,他没看大盘就补了2万,结果基金又跌了10%,后来才发现基金经理重仓了业绩暴雷的药企。

如果沪深300指数跌了3%,但PE-TTM还在历史80%以上分位(比如2021年2月的大盘回调),说明估值还没跌到位,此时补仓就像在半山腰接下落的石头,还会继续往下砸。

就像网红奶茶从30元跌到25元,看似便宜了,但本身值15元,跌了还是贵,再买还是亏。去年有朋友在科创50估值90%分位时,趁跌补仓,结果指数又跌了20%,套了大半年。

真正的“补仓黄金时机”,就像超市打折卖新鲜水果,又便宜又好,得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

大盘(比如上证指数、沪深300)单日跌超3%,或者3天内累计跌超5%,说明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很多优质基金被“错杀”,此时补仓成本更低。就像下雨天买伞,大家都在躲雨时,伞反而卖得便宜。

比如今年8月25日,上证指数单日跌超3.5%,沪深300ETF当天跌了3.2%,之后一周指数反弹2.8%,当天补仓的人,很快就解套盈利了。

补仓前先查基金对应的指数估值,比如买的中证500基金,要看中证500指数的PE-TTM分位,必须在50%以下(越低于30%越好)。这就像买衣服,在折扣区(低估值)买,比在正价区(高估值)买划算多了。

我邻居张阿姨买的南方中证500ETF,只在指数估值低于30%时补仓,去年补了3次,每次补完都能在3个月内盈利,现在这只基金已经赚了22%。

打开基金持仓,看前十大重仓股有没有业绩暴雷、违规被查的公司,如果都是行业龙头(比如茅台、宁德时代),且行业逻辑没断(比如新能源的政策支持还在),这样的基金才值得补。就像买打折的名牌,质量有保障,不会买错。

反之,如果基金重仓股全是蹭热点的小公司,就算大盘跌了也别补,比如之前某AI基金重仓的都是不知名的小科技公司,大盘跌时补了,后来又跌了15%。

就算满足了补仓条件,也不能“一把梭”,得像吃饭一样“一口一口吃”,分3步来,既控制风险,又能抄到底。

补仓金额=(总仓位目标-当前仓位)× 可用资金,且单次补仓不超过总资金的10%。比如你有10万可用资金,当前仓位3成,目标仓位5成,那单次补仓最多2万(10万×20%),别一次补5万。

这就像给花浇水,一次浇太多会淹根,分多次浇才长得好。我同事老周之前补仓太急,一次补了5万,结果基金又跌了8%,没子弹再补,后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补仓解套。

别一次补完,分3批:

第一批:大盘跌超3%、估值达标时,先补40%(比如计划补2万,先补8000);

第二批:如果基金再跌5%,补30%(补6000);

第三批:如果再跌5%,补剩下的30%(补6000)。

就像买打折水果,第一次买一点尝鲜,觉得好再多买,不好就不买了。去年中证医疗指数跌的时候,我就是这么补的,分3批补完,最后成本比一次性补仓低了6%。

如果补仓后,基金还跌超10%,或者对应的指数估值又回到80%以上,说明补仓判断错了,赶紧止损,别硬扛。这就像买了坏水果,再吃会拉肚子,不如扔掉。

之前有朋友补仓一只半导体基金,补完又跌了12%,还硬扛,结果又跌了8%,最后亏了20%才卖,要是早点止损,损失会小很多。

1. 只用闲钱补:补仓的钱必须是3年用不到的,别拿工资、房贷钱补,不然跌了会影响生活;

2. 不补单一基金:如果手里有5只基金,别只补跌得最多的那只,雨露均沾,比如每只补20%,分散风险。

大盘大跌不可怕,可怕的是瞎补仓。记住:补仓的核心是“低估值、好标的、分批次”,只要做到这三点,就能在大跌时抄到底,还不会被套。下次再遇到大盘跌,别慌,按这套方法来,稳稳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