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又犯!国庆前夕携程被约谈:商家定价难、用户被套路
发布时间:2025-09-20 14:20 浏览量:2
文I夙夜玖歌
编辑I夙夜玖歌
国庆黄金周还没到,携程先“喜提”监管约谈大礼包了!9月中旬郑州市场监管局一出手,直接给携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理由是它又用技术手段卡商家脖子 —— 一会儿限定价,一会儿改规则,把酒店老板们折腾得没脾气。
这事儿说出来不新鲜,毕竟携程这两年被约谈的次数,比咱们上班族迟到的次数都多,光2025年不到俩月就被郑州、贵州两地“请喝茶”,连行业里人都调侃:“携程的整改承诺,比外卖优惠券过期还快。”
先说说这次郑州约谈的“槽点”。监管部门查出来,携程违反了《电子商务法》,核心问题就是“算法霸权”,用服务协议和技术手段把商家拿捏得死死的。
比如酒店想自己定个房价,结果携程的“调价助手”跟闹着玩似的,动不动就自动改价,商家关都关不掉。那店跟开在携程手里似的,你说搞笑不?商家自己的生意,反倒要看平台脸色,这跟租了个商铺,房东天天替你定商品售价有啥区别?
更绝的是,这不是携程第一次栽在“控价”上。7月份就有文章扒过,它的“调价助手”堪称商家“噩梦工具”,有的酒店关了七八次,第二天打开后台,价格照样被改得明明白白。
合着这工具不是“助手”,是“太上皇”啊?不光坑商家,携程对消费者也没手软。之前默认勾选“旅游券包”的操作,多少人下单时没注意,付完钱才发现多花了几十上百块,想退还退不了,报销更是没门。
更让人膈应的是携程金融App的操作。用户隐私数据跟不要钱似的,未经同意就传给第三方,遇到用户没按时还款,直接搞暴力催收,打电话骚扰通讯录,连七大姑八大姨都不放过。
有网友说:“我就晚还了几天分期,我妈都收到催收电话,还以为我欠了高利贷,差点带我去派出所报案。”你说这操作,哪还有半点大平台的样子,跟街头小贷公司的套路没差。
回头看看携程的“约谈史”,简直能写一本《平台整改糊弄学教程》2018年因为机票退票费比票价还贵,CEO带着高管鞠躬道歉,承诺改;结果同年5月就被广东消委会揪出九大问题,从限制退改到售后摆烂,几乎把消费者能踩的坑都占了。
当时携程拍着胸脯说要“一站式售后”,结果到2025年,商家还是被定价工具拿捏,消费者照样被捆绑消费。就像你跟朋友说“下次再也不熬夜了”,结果第二天照样凌晨刷手机,这承诺的可信度,还不如小学生说“下次一定考100分”。
最有意思的是行业里的评价。有专家说携程的整改是“换汤不换药”,表面上改个按钮位置,背地里照样用技术规则卡脖子;还有人调侃,携程从一开始的“高管鞠躬道歉”,到后来的“收到整改通知”,再到现在的“沉默不回应”,态度越来越敷衍,跟犯错的孩子从“我错了” 到“你随便说”的摆烂流程一模一样。
这次国庆前被约谈,监管部门特意强调“要建立长效合规机制”,说白了就是“别再跟我玩‘改了又犯’的把戏”,毕竟消费者和商家的耐心,早就被折腾没了。
其实大家吐槽携程,不是跟它有仇,而是失望。作为OTA行业的老大哥,本该带头做好服务,结果却总想着用“技术霸权”薅两边羊毛;对商家收佣金、控定价,对消费者搞捆绑、藏陷阱。
就像小区里的物业,本该帮业主和商户解决问题,结果天天琢磨怎么涨物业费、收管理费,时间长了谁能忍?
现在监管部门一次次出手,不光是给携程敲警钟,更是给所有互联网平台提个醒:别以为有算法就能为所欲为,商家要吃饭,消费者要省心,平台要是光想着自己赚钱,早晚得把路走窄了。
眼看国庆要到了,不少人还等着在携程订酒店、买机票,希望这次约谈能真管用,别再让大家订个行程还得跟“找 bug”似的,小心翼翼防着被套路。
毕竟旅游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跟平台斗智斗勇。要是携程还不改,下次可能就不是被约谈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