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9月10日上午,女排传来朱婷、吴梦洁、惠若琪的好消息
发布时间:2025-09-11 17:42 浏览量:1
9月9号那天,朱婷在意大利训练馆里扣了个直线,球砸地板的声音隔着屏幕都脆。
手腕没再缠那圈厚绷带,动作干净得像没伤过。
可名单一出,世锦赛没她,球迷群里瞬间炸锅:到底还回不回来?
有人把截图甩进群里——朱婷扣完球冲镜头笑,配文“状态满格”。
底下立马分两派,一派喊“快召回”,另一派说“别折腾老胳膊”。
吵到凌晨两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吵归吵,另一边吴梦洁悄悄干了件大事。23岁,刚考上南师大研究生,导师正是惠若琪。
江苏老乡,前后队长,这传承听着像剧本。
有人拍到她下课背着书包直奔训练馆,手里还攥着刚打印的论文,标题大得晃眼:《排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预防》。
惠若琪上课不聊战术,专讲“退役后怎么不迷路”。
吴梦洁在下面记笔记,抬头问:“老师,你当年怎么扛过全运会和毕业论文双重暴击?
”全班哄笑,惠若琪摊手:“熬夜,咖啡,还有别挂科。
”
联赛快开打,七个月空窗期,年轻队员像被扔进没说明书的新游戏。
有人省队一天三练,有人偷偷加练到场馆关灯。
教练组放话:“全运会见真章,谁行谁上。
”听起来像选秀,其实残酷得很——没国际赛经验,联赛就是唯一考场。
朱婷那边更直接。
科内利亚诺教练接受采访:“她恢复九成,剩下那一成看联赛表现。
”翻译过来:打得好,国家队自然开门;打不好,再传奇也得排队。
球迷最纠结的点在这儿:一边想看她穿回2号球衣,一边又怕新人没机会。
其实答案早写在女排历史里——老带新从来不是选择题,是接力赛。
惠若琪把教案递给吴梦洁,就像当年冯坤把队长袖标递给她自己。
至于读书会不会耽误训练?
吴梦洁在采访里笑:“写论文比防艾格努扣球简单多了。
”说完补一句,“至少论文不会突然变线。
”记者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这姑娘嘴挺毒。
明年二月集训名单出来前,所有悬念都得在联赛里打出来。
朱婷的每一次起跳,吴梦洁的每一次拦网,甚至惠若琪课堂上的每一次点名,都在悄悄改写答案。
现在最有趣的是:球迷不再只盯着输赢,开始算“朱婷扣球速度”和“吴梦洁论文查重率”哪个先上热搜。
这种混搭的关注,大概才是女排休赛期最鲜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