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8折买法拍房,却被套路30万!法拍房的坑到底有多深?
发布时间:2025-09-10 07:03 浏览量:2
广州的高先生,最近至今提起这件事都直摇头。
他原本以为自己中了大奖,能以市场价八折拿下一套法拍房,结果到头来,不仅房子没影,连30万的定金也打了水漂。
事情是这样的。
去年春天,高先生想给父母在天河区买套四房。预算有限,他看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直到一个中介小刘找到他,神神秘秘地说:“哥,有一套法拍房,只要市场价八折。”
八折?在房价动辄上千万的天河,这意味着少花几百万!高先生当场心动。
看房那天,房子宽敞明亮,小区环境也不错。小刘边带他边说:“只要走我们这边的渠道,保证能拍下来。”
可真正的“套路”从签合同开始。
按照流程,高先生先交了30万的所谓“定金”和10万中介费,对方承诺三个月内能帮他操作下来。协议写得满满当当,字眼很专业,看上去毫无破绽。
高先生本来觉得稳了,还幻想着父母住进新房的画面。可一个月后,对方却改口了,说房子解封遇到问题,可能需要追加资金才能顺利走过户。高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三个月过去,房子没消息,钱也退不回来。中介推给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又推给个人经理,来回扯皮。高先生这才明白,自己所谓的“八折捡漏”,就是一个坑。
这就是法拍房的残酷:表面上是省钱的机会,背后却是层出不穷的陷阱。
但是,法拍房真的就全是坑吗?
未必。
青岛就有个案例:一套公寓起拍价 1块钱,最后13万成交,单价才4000多,比市场价低了一大截。还有深圳,一个业主断供的房子,起拍价比周边低了30%,最后被亲戚拍回去,不仅房子保住了,还把债务化解掉。
这才是真正的“捡漏”。
区别就在于:谁帮你操作。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张老炮。
他是国内少数能把法拍房“玩明白”的人。别人眼里的坑,到他这里往往能变成机会。
举个真实案例:
深圳有位林总,做外贸生意失败,断供半年,银行起诉,房子进入法拍程序。那套房子市价大概900万,但银行评估价只给了650万。林总急得团团转,如果被拍走,不仅房子没了,还要倒欠几十万。
张老炮接手后,先做了几件事:
第一步,他先帮林总协调银行,提出“停息挂账”,让银行暂停罚息,把拖欠额固定住,避免雪球越滚越大。
第二步,他动用团队资金,帮林总亲戚全额垫付了保证金和首付款,亲戚以竞拍人身份把房子拍了回来,价格只有670万,比市价便宜了足足230万。
第三步,过户完成后,张老炮安排林总亲戚用房子再去银行做抵押贷款,顺利贷出了400多万的流动资金。林总不仅没被赶出家门,还拿到了周转资金,重新做起了小生意。
林总后来感慨:“别人说法拍房是地狱,对我来说,它反而成了翻盘的起点。”
这就是专业的价值。
普通人看法拍房,只看到低价,却忽视了风险:腾房难、租约纠纷、额外税费、资金链断裂……每一个都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而张老炮和他的团队,不仅能提前识别这些风险,还能提供法律支持、金融垫资、银行谈判、过户腾房等全链路服务。别人觉得无解的局,他能给出解法。
所以,法拍房不是不能碰,而是要有对的人带。
高先生的30万,是交了冤枉学费。
而林总的230万差价,则是靠专业拿到的真金白银。
关键,就在于你选择跟谁走。
很多人以为,法拍房只是价格低,其实真正决定成败的,是操作背后的专业。
张老炮常说:“捡漏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算清账、走对路。”
如果你正经历断供,担心房子被拍走;
如果你想参与法拍,却不知道怎么避开陷阱;
如果你已经交了钱,却迟迟拿不到房子……
别自己硬扛,找对人,才是出路。
张老炮,《不良房产处置实务》作者,青天智控联合创始人,团队手里已经操作过数百套房产,无论是停息挂账、债务减免,还是垫资参拍、解封查封,他都能给出实打实的解决方案。
他跟所有客户的承诺只有一句:真保房,多拿钱,成功后收费。
关注他,把你的情况说清楚,让张老炮来帮你解决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