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9月1日凌晨答主刘博洋问界m9智驾事故?
发布时间:2025-09-05 16:11 浏览量:1
不好意思啊,是我的问题,让大家见笑了。
分享出来不是说要指责问界或者把我自己的问题甩锅给智驾,只是希望从用户实际体验角度提供一个案例,帮助华为的工程师能更全面的思考未来改进的方向。毕竟我们都希望智驾不断发展,能应对更复杂的情况、做出更安全的决策;我们也知道智驾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没必要回避它还不够完美的地方,而是应该一方面积极思考怎么才能让它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也保持和加强驾驶人自身的警惕,在智驾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形成驾驶人和智驾之间合理的、安全的互动方式。
我之前发的视频对事故的呈现不够全面,我给大家再更全面的复盘一下,供各位参考。
第一段行车记录仪:05:22:27-05:23:26
这段一开始是智驾领航(NCA)的,到5:23:11的时候,提示因为检测到疲劳驾驶,需要强制交还控制权,所以我看到提示后,在5:23:15踩了一下刹车,同意了车辆交还控制权。(这里面纠正一部分不是华为车主的网友的误解:很多人说我踩油门导致智驾交还控制权,这是不对的,问界智驾过程中踩油门会加速,但不会结束智驾状态;只有踩刹车才会接管。)
下面是第二段行车记录仪视频:5:23:26-5:24:25
接管后我是努力保持清醒的。一般来说强制交还控制权之后人驾超过3分钟,可以重新激活智驾领航。我当时也想过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但是因为应急停车带不适合长时间停车,我就想再走一段路找到更方便停车的地方再休息。但是这段时间人的状态已经很差了,可以看到5:23:55的时候疑似是开的偏离车道了,被车辆的车道保持功能给拉了回来。到5:24:17遇到红灯路口,这时自主踩刹车正常停了下来,在转绿灯后也正常踩油门起动。
下面是第三段行车记录仪视频:5:24:29直至事故(视频开头缺了几秒,4S店工作人员给我发来的视频就是如此,不是我剪掉的)
前面等红灯结束后,虽然是人自主踩了油门经过路口,但是当时人的状态极差,应该是很快不自主陷入困倦昏迷状态。刚好从5:24:34-5:24:41这段时间经过的两个路口之间这段路,开始出现向右拐的弧度,而且这段路的车道线、斑马线都被擦除了,因此车辆的自动车道保持功能也没有被激活;等到5:24:43左右重新有车道线,车辆已经进入了对向车道,此时智能大灯向右拐了一下,说明车辆有想要向右干预、进行车道保持的短暂意图,但是随后它又放弃了这样做。5:24:50的时候,因为已经冲上了对向人行道,我感受到路面不平之后惊醒,开始踩刹车(踩之前的速度是30km/h);1s后车辆速度降低到19km/h,随即先后和树木剐蹭、和路灯撞击。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正如所有事故一样,这是多个巧合因素同时出现导致的一起事故:首先是驾驶人的疲劳、困倦以至失能;其次是事故征兆期间,道路开始向右偏转,并且车道线被擦除;最后是车辆的紧急避碰功能没有激活,或者激活太晚,或者激活力度不足。
我当然承认疲劳驾驶是我自己的问题,也能理解问界在检测到驾驶员疲劳的时候强制返还车辆控制权,实际上是在教育驾驶人不能在疲劳期间还依赖智驾的一种教育用户的方式。不过我还是觉得,未来智驾的一个改进方向,应该是具有更强的“上下文”能力——平时把控制权移交给用户,可以让用户有完全的控制权限;但已经检测到用户疲劳的情况下,强制把控制权移交给用户以后,应该仍然“记住”用户此时还在疲劳驾驶,从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后续干预:例如必要时强制接管车辆开到安全处停车,例如更积极的车道保持和紧急避碰,例如更积极的车内声光提示。
还有就是这次车道保持的失败,不得不让人认为当前以车道线识别为主要依据的车道保持是没有充分利用可用数据的。除车道外,周边景物(马路两侧的护栏、路灯、道牙子、树木等参考物)都可以被人类的视觉检测和分析车道偏离的状态,而当前车辆并没有把这些信息用起来;此外厘米级高精定位+道路地图,也理应能让路面不存在车道线的情况下,车辆仍然可以做出偏离车道的判断。
我还是强调以上分析是对华为智驾未来功能提升的期许,并不是对其本次没有实现的责怪。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我想智驾更智能、更安全是所有人的期待,还是衷心希望智驾技术可以发展的更快、更完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