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8年入伍,洗完被罩正在晾晒,连长家属过来对我说:我帮你重洗
发布时间:2025-03-19 17:27 浏览量:8
【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原创文章,拒绝搬运抄袭!】
"你这个兵洗得不干净,我看见了!来,今天时间刚好,我教教你怎么把被罩洗得干干净净,看你老是用冷水撮,哪洗得净啊......"她麻利地把我刚晾上的被罩扯下来,双手一抖,被罩在风中咧咧作响。
我是王忠民,78年入伍,一场意料之外的被罩重洗,竟成了我军旅生涯中难忘的一课。那是我入伍第三个月,正值北方初秋,天高云淡,我刚洗完被罩正往晾衣绳上挂,连长家属李嫂从宿舍区过来,手里还提着一盆衣服。
"小王,这么巧啊!"李嫂远远地就打招呼,她四十来岁,是团里有名的好人,常帮我们这些新兵缝缝补补。我赶紧立正问好:"李嫂好!"她走近看了看我刚晾上的被罩,摇摇头,那神情让我心里一紧。
"你这被罩洗得不够利索,还有不少黄渍呢!"李嫂放下手中的盆子,细细打量着我的成果。说实话,我认为已经洗得很干净了,毕竟用了半块肥皂,搓了足足二十分钟。在家时,这些活都是娘做的,我哪会这些。入伍前,我连筷子都不会洗,更别提被罩了。
"我来教你怎么洗。"李嫂二话不说,将被罩从绳子上取下来,重新放进水盆里。我有些发愣,却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跟着她走向水龙头。
"要先用温水泡一下,把肥皂充分溶解了再搓洗,这叫做'浸泡法'。"李嫂讲得认真,手上功夫更是不含糊,她先是将被罩浸湿,然后往搓板上抹肥皂,"你们男娃子就是这样,总想省事儿,可这样洗出来的衣服永远不干净。"
那个年代的搓衣板是水泥砌的,一排排凸起的棱线在阳光下泛着白光。李嫂的双手在搓板上有节奏地来回移动,肥皂泡沫很快就堆积起来,那白花花的泡沫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像极了小时候看到的雪。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都是汗渍。咱北方人管这叫'黄疙瘩',最难洗了。"李嫂指着那些我根本没注意到的黄斑,耐心地教我如何处理,"先在脏处多抹点肥皂,用指尖揉搓,不要怕费力气。"看着她干练的动作,我不禁想起了我娘,也是这样的勤快能干。
李嫂继续说道:"你们当兵的,衣服被褥都得收拾利索,这不光是为了好看,也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脏被罩睡久了对皮肤不好,还容易生虱子呢!"她一边洗一边传授经验,声音不大却字字入耳。
秋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操场上传来其他连队训练的口号声,整齐划一。我站在那里,手足无措,既觉得不好意思,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这是我离家后第一次被这样细心地关照,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乡的小院,娘在院子里洗衣服,我在旁边玩泥巴。
"小王,你别愣着,过来学啊!这手艺可是'传家宝',学会了一辈子都用得上。"李嫂催促道,我赶紧凑上前,学着她的样子搓洗。一开始手法生硬,不是力道太大差点搓破布料,就是太轻又洗不干净。李嫂看在眼里,笑着纠正:"不急,慢慢来,洗衣服要有耐心,跟做人一样,急不得。"
渐渐地,我掌握了些门道,手上动作也自然了不少。洗完后,李嫂教我如何拧干被罩:"两手各抓一头,先松散卷起来,再用力拧,这样不容易变形,我们老家叫'螺旋拧法'。"说完示范了一遍,我学着做,果然比原来的方法好多了。
"还有啊,晾晒的时候要把被罩抖开,袋口朝下,这样晒得均匀,干得也快。"李嫂帮我把被罩重新挂到晾衣绳上,还特意调整了一下位置,让它能充分接受阳光照射,"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记住了吗?"
"记住了,李嫂!"我点点头,心里暗自记下这些细节。其实不仅是洗衣晾晒,入伍这几个月,连队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让我这个从农村来的毛头小子手忙脚乱。叠被子、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样样都是技术活,我笨手笨脚的,常被老兵嘲笑为"土包子"。
李嫂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着急,慢工出细活,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你连长刚入伍那会儿更笨呢,鞋带都系不好,别看现在官威正盛,当年啊,比你还笨!"她这一说,我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嫂子,不好意思麻烦您了。"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李嫂摆摆手,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们都是好孩子,离家在外不容易。我呀,就把你们当自己孩子看待,都是一家人。"这句话像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里。
晚上点名之后,我躺在铺位上,望着刚洗的被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突然想到,如果不是李嫂帮我重洗,明天的内务检查我肯定又要扣分。这段时间我们连正在争创"标兵连队",每个人的表现都关系到整个集体的荣誉。想到这里,我暗自庆幸今天的际遇。
第二天一早,内务检查如期而至。团政委带队,检查组成员一个个目光如炬,手戴白手套,查看每一个细节。他们走到我的床铺前,政委特意看了看我的被罩,竟然点头称赞:"这被罩洗得不错,白净整齐。"听到这话,我心里乐开了花,忍不住回头偷看了一眼站在队伍最后面的李嫂,她朝我微微一笑。
检查结束后,我们连获得了全团最高分,连长高兴得当场宣布加餐,改善伙食,加炒鸡蛋和猪肉炖粉条。战友们欢呼雀跃,我也被拍了好几下肩膀。老兵小刘凑过来:"小王,你那被罩真是白得晃眼啊,怎么洗的?教教我呗?"我挠挠头,实话实说:"是连长家属教我的。"
"李嫂啊?"小刘恍然大悟,"她可是咱连出了名的'军嫂标兵',手把手教你洗被罩,你小子走运了!"我这才知道,原来李嫂不仅仅是帮我洗了被罩,更是给我上了一堂军营生活的重要一课。
晚饭后,我特意找到李嫂道谢。她正在宿舍区的小花园里浇花,看见我来,笑着说:"听说你们连今天检查得了高分,真不错!"我不好意思地说:"多亏了您昨天教我洗被罩。"
李嫂摇摇头:"不是我教得好,是你学得认真。现在的娃娃们啊,大部分都是'独苗苗',家里宠着,什么活都不会干,来了部队才知道生活不容易。"她放下水壶,语重心长地说,"小王啊,当兵不容易,要学的东西多着呢。洗被罩看似小事,其实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你们现在洗的是被罩,将来保卫的是祖国,都要认真负责,马虎不得。"
我默默点头,这番话虽然朴实,却字字千钧。在部队的日子里,从铺床叠被到擦拭武器,从站岗放哨到野外拉练,每一项看似平凡的任务都蕴含着深刻的军人品质——细心、耐心、责任心。李嫂帮我重洗被罩这件小事,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品质的重要性。
回到宿舍,我开始认真整理自己的内务。战友们都忙着写信或擦枪,有的在小声哼着《大刀进行曲》,宿舍里安静祥和。我摸着洁白的被罩,突然想起了家乡。那时候,每到换季,娘总会将全家的被褥拿出来晒太阳,然后一一检查有没有需要补丁的地方。我从未在意过这些细节,如今却深深怀念起来。
"在想啥呢?发愣呢?"小刘看我发呆,好奇地问。我回过神来,笑了笑:"想家了,想娘了。"小刘拍拍我的肩膀:"谁不是呢?不过习惯了就好,部队就是咱的家,战友就是咱的兄弟。"他顿了顿,又说,"对了,我听说李嫂上个月还自掏腰包去看望了咱连伤病员小杨的父母,给他们送去了自制的咸菜和一些老家特产。这样的军嫂,咱们连长可真是有福气了。"
听了这话,我越发感慨。在这铁血军营中,像李嫂这样的军嫂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远离家乡的战士。她不仅仅是帮我洗了一次被罩,更是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军人的另一面——柔情与坚韧并存。
几天后,连队组织义务劳动,清扫营区环境。我主动请缨负责宿舍区的卫生。扫地时,我看到李嫂家门前有一堆待洗的衣物,想起她那天帮我的情景,便主动上前:"嫂子,我来帮您洗吧!礼尚往来嘛。"
李嫂惊讶地看着我:"你?会洗衣服了?"我挺起胸膀,自信满满:"您教得好,我学会了!再说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样样都靠女同志。"李嫂爽朗地笑了,点点头:"好!好!好!那行,咱们一起洗,我看看你的'功夫'进步没。"就这样,我用李嫂教我的方法,一件件认真地洗着她家的衣物。
"小王,你洗得真不错!有模有样的。"李嫂看着我熟练的动作,由衷地赞叹,"比你连长强多了,他到现在自己的袜子都洗不干净,每次洗完都是黑一块白一块的,跟'大花猫'似的。"我们一边洗一边聊,不知不觉就把一大盆衣服洗完了。
但就在这时,一件意外事故打破了平静。当我拿起最后一件衣服——连长的军装时,不小心将口袋里的一张相片弄掉在水里。那是连长和李嫂的合影,顿时泡得湿透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