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VS对质,梦洁股份内斗升级
发布时间:2025-11-28 09:16 浏览量:1
作者 | 金与鑫
董事万字长文实名举报,公司严正声明否认指控。一场A股罕见的董事会内斗,在相互指责中升级。
从11月12日开始,梦洁股份(002397.SZ)董事陈洁通过实名公众号“陈洁披露真相”连续发布三篇长文,公开举报董事长姜天武、董事会秘书李军等人涉嫌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及操控虚假信息披露。
11月25日,梦洁股份通过官方公众号、微博发布《关于网络恶意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称“陈洁利用公司董事身份,散布不实言论”,并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启动民事诉讼程序。
当日晚间,陈洁再度发文称,愿就梦洁股份发布的《严正声明》,与董事长姜天武、董秘李军公开对质。
剑拔弩张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把人看笑了——11月26日,梦洁股份开盘一个小时即封上涨停。
吃瓜不嫌事大的投资者主打一个无厘头——虽然我看不懂,但容我先买一手点个赞。
一笔四年收不回的资金占用
陈洁与公司管理层的矛盾由来已久。自2023年2月担任董事以来,她已14次在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上投出了反对票。
在这场公开举报中,导火索是一笔持续四年未解决的资金拆借问题。
根据湖南证监局10月20日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梦洁股份子公司福建大方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方科技”)向原法人叶艺峰提供财务资助,截至 2021年 12 月 31 日,拆借资金余额合计为 6602.73 万元;截至2025年9月末,拆借资金余额为6337.63万元。
也就是说,四年间清收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监管部门认定,梦洁股份及子公司“怠于向叶艺峰追偿拆借资金”,且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对公司及董事长姜天武、总经理涂云华、财务总监李云龙出具警示函,责令3个月内完成整改。
此外,监管还指出,2022—2024年,梦洁股份直营专柜、大方科技直销业务收入和成本存在跨期确认情形,公司销售返利存在跨期冲减营业收入情形。
陈洁在举报文章中质疑:“在过去四年多时间内,梦洁股份未作出任何实质性追讨,似乎一个坏账计提就把所有的问题一笔勾销。”
根据今年10月21日的公告,梦洁股份将按监管要求,在 3 个月内完成上述问题整改。也就是说,最迟到2026年1月21日, 公司应收回大方科技的违规占用资金。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追讨欠款的方式是向泉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此,陈洁在举报中表达了强烈不满,质问公司为何不直接报案。陈洁据此认为,姜天武、李军存在“包庇涉及金额巨大的职务侵占违法行为”,侵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一场旷日持久的控股权之争
其实,大方科技的资金占用行为,早有监管定论,并非陈洁要披露的重点。真正触发持续举报的,是长沙金森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金森新能源”)对梦洁股份实施的“马甲”收购。
在11月22日的举报信中,陈洁首次披露了金森新能源入主梦洁股份过程中的诸多细节,指控“姜天武、李军等人精心设局,恶意不履行股权转让约定事项,涉嫌合同诈骗”。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6月下旬,金森新能源与姜天武、李军等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收购其持有的合计7700万股梦洁股份(占总股本10.17%),总价3.85亿元,并获得19.77%的表决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随后数月时间,双方围绕收购资金支付、改组董事会等事项进行密集接洽。陈洁的举报披露了诸多收购细节,并指责梦洁股份拒绝提供完整、详细的财务资料、拖延过户及董事会改选。
直到2023年2月,梦洁股份董事会换届完成,金森新能源提名包括陈洁在内的4名董事和2名独立董事进入新一届董事会,占据多数席位。
不过,即便完成换届,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公司的实际经营决策权,仍掌握在以姜天武为核心的原管理团队手中。金森新能源虽然名义上是控股股东,却未能真正掌权,陷入了“名不副实”的尴尬境地。
回过头来看,尽管陈洁罗列了梦洁股份种种“不配合”的行为,但金森新能源未能实际掌控上市公司,关键在于金森新能源的幕后金主中战华信集团涉非法集资案。
2023年8月,刘必安等人因涉嫌非法集资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3年11月,金森新能源持有的7700万股股份被司法冻结。
这意味着,金森入主梦洁成为泡影。在此之后,除了陈洁外,金森新能源提名的其他董事陆续辞职。
今年8月,姜天武持有的梦洁股份13.52%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恢复行使,李建伟持有的5.32%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不再委托给金森新能源,金森新能源拥有的表决权仅占公司总股本10.30%。
至此,姜天武成为梦洁股份拥有表决权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而金森新能源手上的股权,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入法拍程序。
一宗心照不宣的“马甲”收购
针对长篇举报,梦洁股份声明称,经严格核查,陈洁所宣称的“涉嫌合同诈骗”“侵占巨额资金”“伪造公章操纵文件”“人身威胁”,以及所谓“遭遇离奇车祸”“被诬告吸毒”“推动中战华信法人深陷牢狱”等言论,均属主观臆断与恶意捏造,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内部管理流程及高管履职行为严重不符。
公司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陈洁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同时通过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要求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应损失。
明眼人不难看出,陈洁的爆料不乏感情色彩,能否作为呈堂证供却不好说。唯一令梦洁一方头痛的是,举报材料宣称金森新能源的“马甲”身份、中战华信及刘必安的幕后金主角色,姜天武、李军从一开始就已知晓。
2023年8月,刘必安被抓后,经调查发现金森新能源股东李国富、刘彦茗均为“马甲”股东,金森新能源真正的幕后控制人为刘必安,收购梦洁股份的3.85亿资金中,3.35亿元来自刘必安安排的相关方,李国富、刘彦茗未实际出资。
陈洁在举报信中称,从谈判开始,姜天武、李军就已知晓李国富、刘彦茗为代持人身份。为佐证这一说法,陈洁详细列出了2022年5月—6月期间刘必安、姜天武等人谈判和宴请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并附上了相关照片。
陈洁认为,姜天武、李军二人隐瞒了这一关键信息,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披规定。
2024年3月,金森新能源及刘必安、李国富、刘彦茗因“关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假设真如陈洁所言,上述监管警示名单中恐怕还要加上梦洁股份及姜天武、李军二人。
一个三年不肯醒来的美梦
随着调查深入,金森新能源提名的董事陆续辞职,最终只剩陈洁孤身留守,并以一己之力鏖战近3年。
吃瓜群众不禁要问,陈洁辛辛苦苦为谁忙,难道真如她所说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害”?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天眼查留下的雪泥鸿爪,大致可以勾勒出陈洁与刘必安的利益关联。
回到2022年3月,陈洁与金森新能源共同投资成立了长沙金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沙金桐”),金森新能源持股35%,陈洁持股20%,刘彦茗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陈洁任监事。
同年4月,深圳金桂新材料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深圳金桂”)成立,李国富持股30%,金森新能源持股28%,陈洁持股26%(后于2022年9月退出)。
目前,这两家公司均已注销。
此外,陈洁控制的国威特种装备集团,包括国威特种装备、金橡新材料、先进集装科技等5家公司。这些公司均成立于2022年5月—11月之间,与金森新能源洽购梦洁股份的时间线高度重合,且均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其中,金橡新材料注册资本高达3.86亿元,是国威特种装备集团的核心平台,成立之初由深圳金桂持股99%,后全部转到陈洁名下。值得注意的是,刘彦茗在该公司担任监事。
这些错综复杂的共同投资、交叉持股关系,勾勒出陈洁与金森新能源及其幕后实控人刘必安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生格局。
在11月22日的举报材料中,陈洁还首次透露,2022年10月,也就是在收购完成4个月后,金森新能源曾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向梦洁股份注入新能源资产,甚至已经安排了券商机构进场开展尽调,但因姜天武、李军等人“不配合”而搁浅。
很明显,陈洁的身份远超“职业经理人”范畴,她与刘必安更像是深度绑定的商业合伙人,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合理推测之下,最初的剧本应该是——由刘必安实控的金森新能源拿下梦洁股份控制权,再将陈洁与刘共同持股的新能源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曲线上市。正像举报材料透露的,陈洁将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三年过去,一切如梦幻泡影。站在陈洁的立场上,着实令人意难平。因为信息极度不对称,数量庞大的中小投资者恐怕更加意难平。他们买入一家有关睡眠的公司,却无法预知醒来是美梦还是恶梦。
不过,资本的流动,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梦而停滞。随着知名投资人、梅花创投吴世春入场,梦洁股份将形成姜天武(13.52%)、吴世春(10.65%)、金森新能源(10.30%)三足鼎立的股权格局。
蹊跷的是,吴老师购买的股份至今没有完成过户,没人知道他是“真投资”还是“虚晃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