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价连涨10个月!环沪3大分化显现,有人捡漏有人被套牢
发布时间:2025-11-26 07:55 浏览量:2
2025年刚过10个月,上海新房就创下了四大一线城市唯一“月度连涨”的纪录,累计涨幅超4.5%,而一墙之隔的环沪城市却上演着冰火两重天。有的城市连夜调整政策抢人,有的楼盘房价腰斩仍无人问津,这场上海楼市的上涨潮,正在悄悄改写长三角购房格局。
上海这轮上涨可不是普涨,而是典型的“新房热、二手冷”,高端豪宅更是撑起了半边天。1 - 10月单价10万以上的豪宅成交面积涨了40%,徐汇滨江、黄浦滨江的豪宅开盘就售罄,而外环外的刚需盘却分化明显。8月“沪六条”放开外环外限购后,上海外环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涨了16%,川沙、莘庄等板块网签量直接翻倍,这波热度直接让环沪楼市感受到了强烈的“虹吸效应”。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环沪购买力被分流,昆山花桥的上海购房者占比从45%跌到了32%,苏州8月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21.18%,启东、嘉善部分区域房价更是跌回十年前,有的楼盘从1.1万/㎡跌到4000元/㎡都卖不动。曾经靠上海外溢需求火起来的环沪“睡城”,如今不得不靠政策自救,苏州直接取消了限购限售限贷,太仓推出最高150万的人才房票,嘉善干脆发3 - 5万购房优惠券 ,这场政策比拼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环沪城市也不是清一色的惨,区域分化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昆山花桥靠着地铁11号线和上海无缝衔接,房价抗跌性十足,嘉善姚庄承接上海产业外溢,改善户型卖得火热。反观启东那些缺乏产业支撑的文旅盘,空置率超80%,有的房源折价70%都难出手。现在环沪买房,早已不是闭眼买的时代,通勤能不能兑现、产业有没有支撑,成了判断价值的关键。
更有意思的是,环沪楼市的需求结构也变了。太仓90 - 120㎡的改善户型成交占比超四成,昆山更是140 - 180㎡的大户型成了主力。大家买房不再只盯着上海近不近,而是更看重居住品质,昆山推第四代住宅,嘉兴给立体绿化政策支持 ,可见光靠低价吸引眼球已经行不通了。
这场上海房价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说到底是长三角楼市的一次“大洗牌”。上海守住了核心资产的价值,环沪城市则在倒逼自己摆脱对上海外溢需求的依赖。屏幕前的你,是在上海外环抢房的刚需,还是在环沪城市观望的购房者?你觉得未来昆山、嘉善这些城市能稳住房价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