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发布时间:2025-11-14 12:13  浏览量:2

大家好,我是小李,这段时间,青云租爆雷的消息都听说了吧,身边一位朋友的亲戚,就是被那 宣传打动,抵押房产投了百余万,最后血本无归。

作为长期关注金融骗局与消费维权的观察者,我全程跟踪了这起事件,见过投资者蹲守空荡总部的无助,听过员工既欠薪又被骗的哭诉,更摸清了平台从包装到收割的完整套路。

接下来我会把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骗局套路拆解得明明白白,只愿这些惨痛教训能让更多人擦亮眼睛,远离高收益陷阱。

无锡一位女士的丈夫,7月入职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刚上岗就面临严苛考核,3个月试用期内,每月必须完成30台以上苹果16手机的业务量,完不成就得卷铺盖走人。

为保住工作,他先拿出6万元试水,没想到每月返利都准时到账,这让他彻底放下防备。

紧接着他抵押了家中房产,又拉来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友加码,短短两个月,投入金额就累计到130多万元。

没人预料到,9月底平台突然关闭提现通道,10月武汉总部已人去楼空,满屋子办公设备被搬得一干二净,那130多万血汗钱,终究成了泡影。

曾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布局300家门店,动辄标榜“国资背景”“港股上市撑腰”的青云租,一夜之间爆雷。

资金链断裂、员工欠薪、总部解散,留下超10亿元的资金窟窿,近5000名投资者中,有人投入数万积蓄,有人砸进上百万身家,最终全化为乌有。

与此同时,深圳的手机云仓突然闭门谢客,投资者赶至现场时,仓库内别说手机,就连包装盒都已不见踪影。

众人推测,平台宣称的“租赁手机”,要么从未实际采购,要么早已被倒卖变现,再看全国范围内的300家“门店”,多数为挂靠性质的空壳网点,实际正常运营的不足十分之一。

长沙、宁波等地的分公司,要么大门紧锁贴满催款单,要么已更换经营者,曾经的“全国连锁”招牌,彻底碎裂。

投资者的遭遇令人揪心,郑州李女士前后投资上百台手机,目前仍有130多万元未回款,家中积蓄几乎被掏空,宁波董先生投入56万余元采购66台苹果手机,最终仅提现23万元,剩余本金与所谓“手机资产”,只剩平台后台的一串数字。

更荒诞的是员工的处境,他们不仅未拿到工资,还大多沦为被收割的“自己人”。

公司规定离谱,试用期员工每月必须卖出30台以上苹果16手机,完不成就予以劝退,甚至强制要求员工自行购买手机冲业绩,拒绝者需每天加班至晚上8点。

武汉一名员工为保住工作,前后投入80多万元,其中30多万元是前期返利,被公司诱导再次投入,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9月底爆雷至今,全国各地投资者多次前往派出所报案,部分投资者拿到的报案回执上,明确标注“经济纠纷”,建议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有投资者陪同咨询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信访处民警表示案件仍在摸排阶段,性质尚未确定,也未明确主办单位。

律师分析,涉事公司股东关系复杂,实控人大概率已通过变更股权、撤资等方式转移责任,给后续案件定性与追赃带来不小难度。

青云租能骗取大量投资者信任,核心是将“稳赚不赔”四个字包装得极具诱惑力,平台对外明确宣传,投资者的资金可折算为苹果手机,由平台统一出租赚取租金差价。

以苹果iPhone16ProMax为例,平台标价9760元一台,租赁4个月即可回本,若选择6个月或12个月租期,年化收益率可高达16.8%。

平台还持续鼓励“多投多赚、长投多赚”,在APP首页显眼位置标注“期数=租赁套餐期数×手机数量”,明晃晃诱导投资者加码投入。

为打消投资者顾虑,青云租特意打造“双重门面”,国资与港股上市背景。

打开APP,“00328.HK旗下品牌”“国资参股”的字样随处可见,宣称母公司武汉青青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港股上市公司爱高集团控股51%,第三大股东为国有企业中汇之家。

但实际调查显示,中汇之家9月底才完成入股,且仅为小股东,所谓“第一大股东”深圳爱高创科控股有限公司,早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那些看似唬人的背景,全是骗钱的幌子。

除背景外,平台还大肆夸大业务规模,宣传资料显示,其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布局300家门店,累计服务用户超100万人,截至2025年8月GMV已超20亿元。

爆雷后真相浮出水面,所谓“300家门店”,大多是花钱挂靠的空壳,部分甚至只是共享办公位,系统内显示的11万余台“租赁手机”,成本超12亿元,物流信息查询结果显示,这些手机大多流向农村。

投资者尝试拨打承租人电话,要么无法接通,要么是空号,部分承租人是刚注册的个体户,根本不存在真实租赁需求,这场交易从始至终都是虚假操作。

更具迷惑性的是,青云租构建了“租赁+回收”的闭环假象,同步操控二手手机回收平台“美橙回收”,宣称租赁到期的手机可通过该平台变现,还声称与支付宝达成合作,每天有数十万用户下单。

但实际情况是,美橙回收仅为一空壳平台,无实际回收能力,与支付宝的合作也只是普通小程序入驻,并未获得推荐位资源。

再叠加“拉新返利”机制,成功邀请好友投资可获得订单总金额2.5%的佣金,许多投资者不仅自身投入,还拉着亲戚朋友参与,最终形成“亲友连环套”,一家老小的积蓄全被卷入骗局。

青云租的员工,堪称这场骗局中最憋屈的群体,他们本是为上班赚钱而来,最终却沦为被收割最狠的受害者。

公司的考核机制从一开始就暗藏陷阱:所有新员工入职后,需经历3个月试用期,核心KPI为每月卖出30台以上苹果16手机,完不成则直接劝退。

对于招商岗员工而言,底薪微薄,收入主要依赖招商提成,但“租机赚钱”的模式本身就易引发普通民众疑虑,拓展客户难度极大。

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下,员工们只能自掏腰包投钱冲业绩,逐渐从打工者转变为公司最大的投资者。

起初许多员工仅抱着“完成KPI”的心态小试牛刀,无锡那位女士的丈夫先投入6万元,看到返利准时到账后,认定生意靠谱。

武汉的余婷第一次仅投9万元,拿到一万多元返利后彻底放下防备,将私房钱、全部积蓄陆续投入,累计金额超35万元。

9月底,平台突然关闭提现通道,投资者与员工陷入恐慌,面对质疑,公司的解释反复无常,时而称“系统维护”,时而说“正在股改”,又以“股东变更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搪塞,始终宣称“很快就能恢复提现”,甚至在爆雷后仍疯狂招聘新员工,继续吸纳新投资。

10月中旬,员工们前往公司时发现,办公区早已人去楼空,领导电话无法接通,内部工作群也被解散,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自己不仅丢了工作,投入的血汗钱也已石沉大海。

后续几名员工联合投资者调取平台后台数据,发现了更惊人的真相:那11万余台“租赁手机”根本不存在真实租赁需求,承租人信息、物流记录全是伪造。

青云租从未正经开展过租机业务,投资者与员工投入的资金,全部流入平台资金池,一部分用于支付前期返利,另一部分被公司高层挥霍,本质上就是一场靠新钱补旧账的庞氏骗局。

青云租的爆雷绝非偶然,它只是无数高收益骗局的典型样本。

天上从未掉过馅饼,那些看似诱人的高收益背后,往往是万丈深渊。

青云租的教训极为惨痛,希望能让更多人擦亮眼睛,也期待相关部门尽快推进案件调查,让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帮助受害者挽回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