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血脉江苏魂,女排新星吴梦洁的攀登之路

发布时间:2025-11-14 12:25  浏览量:2

排球拍打在地板上的声音,像极了心跳。

22岁的吴梦洁站在领奖台上,手捧女排超级联赛MVP奖杯,却只给自己打了七八分。 在这个帮助江苏中天钢铁女排夺得等待八年之久的联赛冠军夜晚,她的脸上没有太多喜悦,反而流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清醒。

“这个奖项值得我们队所有人拥有,在我心里场上每个人都是最佳。”

吴梦洁的排球故事始于江苏南通,那个她出生和成长的城市。 但她的血脉里,流淌着江西婺源的基因。

她的父亲吴晓宏,那位从婺源县大鄣山乡水路村走出来的江西人,曾在南通创业安家。 关于她的户籍还有段小插曲——父亲原本想将她的户口落在江西老家,因证明资料未带齐,加上路途遥远,最终只能将户口落在南通外婆家。 这个小意外,让她成为了江西籍贯、江苏户籍的“两地女儿”。

小学三年级时,南通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高峰注意到了这个班级里最高的女孩。 一开始,她练习的是自由人,后来改为副攻,最终才定位于主攻。 这条成长路径,如同她的家庭背景一样,经历了从江西到江苏的转变,在排球场上也经历了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年少时的吴梦洁曾在2019年于南京现场观看中国女排比赛,那时她刚改打主攻不久。 她当时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和国家队的姐姐们同队作战。

2021年,吴梦洁的职业生涯几乎被一次重伤打断。

全运会预赛上,她的膝盖韧带扭伤,软骨挫裂。 对排球运动员来说,膝盖意味着一切。 复出后,她一度“不敢发力”,从暴力主攻变成了“温柔一刀”。 身体上的伤可以治愈,心理上的阴影却难以驱散。

“后来在教练们和姐姐们的帮助下,慢慢打得更坚定了。”

在教练的鼓励、队友的支持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她一点点逼自己发力,靠着对身体的信任重新起跳。 这个过程既痛苦又煎熬,但她最终战胜了自己。

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北京站,中国女排与土耳其队苦战五局后败北。 赛后,吴梦洁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一幕通过镜头传遍全国,那一刻,她展现的不仅是失败的痛苦,更是一个运动员对胜利的渴望。

不到一个月后,在香港举行的世界女排联赛中,面对保加利亚队,她砍下全场最高的32分,并在决胜局关键时刻连续扣球得分,帮助球队以16比14险胜。 赛后她大喊一句“太爽了”,与之前的泪水形成鲜明对比。

泪水与欢欣,这两种极端的情感,勾勒出吴梦洁作为运动员的真实面貌。

在江苏队,吴梦洁总是“一口一个‘姐姐们’”。 龚翔宇、刁琳宇、张常宁这些老队员,不仅是她的队友,更是她成长的榜样。

决赛胜利后,她与张常宁久久拥抱,张常宁在她耳边说:“要更加坚定。” 这句话让她哽咽。 她知道,这个MVP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她们身上的品质是我没有的,她们很坚韧,她们有明确的目标,为了目标她们会倾尽所有。”

从青年队到一队,再到国家队,吴梦洁对排球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她坦言,以前自己不会过多思考“这个球为什么扣下来,为什么打这条线”,而现在她学会了在不同情况下清醒地预判,开始主动思考和总结。

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对阵多米尼加时,吴梦洁首发五局斩获25分全队最高。 但技术统计显示,她主接16次一传到位3次,成功率仅为6.25%。 这个数据提醒着人们,这位年轻的MVP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人称她为“小朱婷”,有人认为她有能力打李盈莹的对角。 但对她自己而言,比这些标签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能从姐姐们身上学到东西,“不管是技术还是对排球的热爱与品质,都值得我逐帧学习”。

从江西婺源的血脉,到南通的成长;从自由人、副攻到主攻的转变;从重伤的低谷到MVP的辉煌——吴梦洁的排球人生,是一部关于传承、坚韧与成长的故事。

“我在国家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感觉自己总在一个半山腰的位置上,就是不上不下的,没有特别好,也没有说特别差,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山顶还在高处,这位22岁的攀登者,刚刚离开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