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连跌跌破3900美元!金店停收、散户被套,这波下跌何时休?
发布时间:2025-10-29 09:18 浏览量:5
“跑了三家金店都不收,手里的金条成了‘烫手山芋’!”10月29日,济南市民小王拿着上月高价入手的金条满脸无奈。此时国际金价已跌至3898.61美元/盎司,较10月中旬的历史高点暴跌超11%,而黄金回收市场的冷清更让投资者措手不及——不少金店贴出“暂停回收”告示,愿意接单的商家报价也低至920元/克,较上周下跌近7%。
这轮金价下跌早已显现端倪。10月21日晚间,现货黄金上演“高台跳水”,七小时内暴跌逾240美元,创下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直接跌破4100美元关口。此后跌势未止,10月28日伦敦金现进一步下探至3886.2美元/盎司,跌破3900美元重要支撑位,沪金主连期货单日跌幅也达2.25%。国内金饰价格同步大幅下调,老庙黄金单日降价83元/克,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克价均跌破1240元,部分品牌连续多日单日跌幅超1%。
金价暴跌直接引发回收市场“停摆潮”。上海一位回收商在社交平台哭诉:“10月21日以990元/克收了1000克黄金,第二天就跌到940元,一天亏了3万”。更多中小商家选择直接停收,核心原因在于上游渠道“拒接”——回收的黄金无法及时变现,压货占用的资金成本随金价下跌持续攀升。抖音上多位回收商透露,手里压着数公斤黄金,资金占用超百万,“再收就怕现金流断裂”。即便仍开展业务的品牌金店,也通过抬高检测标准、增加折旧费用等方式变相压价,实际结算价远低于公示报价。
为何金价突然“失宠”?多重利空因素叠加成导火索。从国际局势看,俄乌冲突停火谈判取得进展,欧洲多国支持俄乌立即停火,地缘政治引发的避险情绪大幅降温,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属性。政策面利好更直接,美国两党就预算案达成共识,停摆危机解除,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缓解,资金从黄金转向风险资产。此外,前期金价年内涨幅超60%,机构获利了结情绪浓厚,程序化交易加剧了抛售潮,形成“越跌越卖”的恶性循环。美元阶段性走强也成为压制因素,日元走弱推动美元指数反弹,抬高了黄金持有成本。
市场呈现诡异的“两极分化”:一边是回收端的冷清,另一边是零售端的抢购潮。济南老庙黄金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工作日仍有不少新人趁降价抢购“三金”,消费者普遍认为“长期来看黄金仍保值”。部分品牌甚至借机炒作,透露一口价产品将于11月初涨价,吸引消费者提前下单。但投资专家提醒,普通投资者切勿盲目“抄底”,2013年“中国大妈”高位接盘后被套多年的教训仍值得警惕,当前金价尚未出现企稳信号,短期可能进一步下探。
对于手中持有黄金想变现的投资者,消保部门给出紧急提示:优先选择银行、品牌金店等正规渠道,提前确认回收价格、计价方式和损耗标准,全程监督称重、检测环节并录像留存证据。而对于计划入场的消费者,需警惕“低价诱购”陷阱,尤其要拒绝回收商擅自熔炼黄金的要求——一旦破坏原形态,不仅可能被虚报损耗,后续维权也会因缺乏证据陷入被动
尽管多家国际投行仍看好黄金长期走势,但短期波动风险不容忽视。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指出,当前黄金市场仍受资金获利了结和美元走强压制,回调周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在跌势中盲目操作,不如等待市场企稳,毕竟真正的投资逻辑从来不是“追涨杀跌”,而是对风险的理性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