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当深套“接盘侠”!避开3大陷阱,学会3招,普通人也能少被套

发布时间:2025-10-27 21:31  浏览量:3

上周有个粉丝给我发了张截图,是他的股票账户:持仓里3只股票,每只都亏了30%以上,最长的一只拿了快两年。他说自己每天研究K线、看研报,一有闲钱就补仓,可越补越套,现在根本不敢打开账户。

其实后台这样的读者不少。大家都有个共性:买股票时信心满满,觉得“这个逻辑硬”“那个有政策”,可一买就跌,一套就深。更扎心的是,这类被套的人还不是少数,是“最多的没有之一”。

今天咱就不绕弯子,直接聊透这件事:为啥这类人最容易深套?他们踩了哪些“惯性陷阱”?普通人怎么避开这些坑,就算被套了,又该用什么思路解套?文章里没虚的,全是能落地的分析和方法,看完你至少能明白,自己的钱是咋被套住的。

一、先搞懂:为啥这类人最容易深套?不是运气差,是中了“三大惯性陷阱”

很多人觉得被套是“运气不好”,但在A股里,有些被套是“必然”,因为你踩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惯性陷阱”。

陷阱一:“我觉得它该涨了”的“抄底惯性”

有个读者老王,去年看到某白马股从80跌到40,觉得“腰斩了,肯定见底了”,就重仓杀进去。结果现在股价跌到25,他还在补仓。他的逻辑是“都跌这么多了,还能跌到哪去”。

这就是典型的“抄底惯性”——把“下跌多”等同于“该上涨”。但A股里“下跌不言底”,一只股票下跌50%后,再跌50%也很常见。比如曾经的明星股乐视网,从17块跌到1块,中间多少次“看似见底”的反弹,都是套人的陷阱。

陷阱二:“大家都买我也买”的“跟风惯性”

去年ChatGPT火的时候,有个读者小李看群里都在聊某AI概念股,说“目标价翻倍”,他也跟着买了。结果买完就开始跌,现在亏了40%。他说“当时看好多大V都推荐,以为是机会”。

这就是“跟风惯性”——把“别人买”等同于“机会”。A股里散户多,跟风盘往往是主力收割的对象。比如某题材股,主力先拉高吸引跟风,然后出货,留下跟风的散户站岗。

陷阱三:“拿住就能解套”的“死扛惯性”

有个读者小张,2021年买了某新能源股,当时赚了20%没卖,后来开始跌,他觉得“新能源是长期赛道,拿住肯定能回来”。结果现在亏了50%,还在拿着。他说“都拿了这么久了,现在卖太亏了”。

这就是“死扛惯性”——把“时间长”等同于“能解套”。但股票能不能解套,不取决于你拿了多久,而取决于公司本身的价值有没有变化。如果公司基本面恶化,比如业绩持续亏损、行业竞争加剧,拿再久也回不来,反而越套越深。

二、深套后别慌!先做“三件事”,搞清楚自己是“该割”还是“该拿”

很多人被套后要么“慌不择路割肉”,要么“死扛到底”,这都是极端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先做三件事,判断自己的持仓到底有没有价值。

第一件事:“查公司基本面”——看是“暂时下跌”还是“价值毁灭”

打开股票软件,看这几个关键指标:

- 业绩:最近三个季度营收、净利润是增长还是下滑?如果持续下滑,说明公司在走下坡路。

- 行业:所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比如传统煤炭行业,长期需求在下降,而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在上升。

- 股东:大股东有没有减持?机构有没有跑路?如果大股东和机构都在跑,说明内部人也不看好。

举个例子,有个读者持有的某消费股,业绩持续增长,行业也是刚需,只是因为大盘下跌而回调,这种属于“暂时下跌”,可以考虑持有。而如果持有的是某业绩持续亏损的ST股,那就是“价值毁灭”,越早割越好。

第二件事:“看技术面信号”——别被“反弹诱多”骗了

很多人被套后,一看到股价反弹就以为“要解套了”,结果是“诱多”。看技术面主要看两个信号:

- 成交量:反弹时成交量有没有放大?如果反弹时成交量很小,说明是“无量反弹”,很可能是假反弹。

- 关键位置:股价有没有突破重要压力位?比如前期的套牢盘位置、均线压力位。如果只是在压力位下小幅反弹,很可能是主力诱多。

比如某股票从10块跌到5块,然后反弹到6块,成交量很小,也没突破5.5块的压力位,这种反弹就是诱多,别以为是解套机会。

第三件事:“算自己的仓位”——别让深套影响整体账户

就算持仓有价值,也要看仓位。如果某只股票仓位超过50%,一旦继续下跌,会严重影响整个账户的安全。这时候就算看好,也要考虑减仓,降低风险。

比如你有10万资金,某只股票占了7万,就算它未来能涨,万一短期继续跌,你的账户会承受很大压力,甚至可能被迫割肉。

三、避开深套的“三大实战方法”,普通人也能学会

与其等被套后再解套,不如提前避开深套。这里有三个实战方法,简单易学,普通人都能用上。

方法一:“分批建仓”——别一次性all in

很多人买股票喜欢“一把梭哈”,觉得“看准了就要重仓”。但A股里“看准”是很难的,一次性建仓一旦判断错误,就是深套。

正确的做法是“分批建仓”,比如把资金分成3份,第一次买30%,如果上涨再加仓30%,再上涨再加仓40%;如果下跌,就等企稳后再考虑补仓。这样就算判断错误,损失也不会太大。

比如你有10万,先买3万,如果跌了,最多亏3万;如果一次性买10万,跌了就亏10万,差别很大。

方法二:“设止损位”——别让小亏变大亏

很多人买股票不设止损,觉得“设了止损就卖飞了”。但实际上,设止损是为了防止小亏变成大亏。

一般来说,短线止损位设5%-8%,中线设10%-15%。到了止损位,不管对错都要卖。比如你买了一只股票,设了10%的止损位,跌到了就卖,这样最多亏10%,不会变成深套。

当然,止损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买的是基本面很好的股票,遇到大盘系统性风险下跌,可以适当放宽止损位,但前提是你对公司有足够的信心。

方法三:“不碰陌生领域”——别赚自己认知外的钱

有个读者问我“能不能买某港股小票,听说要翻倍”,我问他“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业绩怎么样?”他说“不知道,听别人说的”。这种就是典型的“赚认知外的钱”。

A股里有4000多只股票,不可能每只都懂。我们只买自己能看懂的股票,比如你是做消费的,就买消费股;是做科技的,就买科技股。对于那些陌生的领域,比如港股小票、ST股,就算涨得再好,也别碰,因为你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风险。

四、A股里“深套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踩坑”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深套的人不是因为“运气差”,而是因为踩了“惯性陷阱”,并且在被套后没有正确的应对方法。

未来的A股,波动依然会有,被套也可能发生,但只要你能避开“抄底、跟风、死扛”这三大惯性陷阱,学会“查基本面、看技术面、算仓位”的应对方法,再用上“分批建仓、设止损、买认知内”的实战技巧,就能大大降低深套的概率。

如果你现在也有被套的股票,不妨按照文章里的方法分析一下,看看是该割还是该拿。也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持仓情况,咱们一起分析。

最后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别盲目操作。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后续我会分享更多实用的投资技巧。

文章仅供参考,写文章不易,不喜勿喷哦!小编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宽容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