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材先不要碰,小心被套!

发布时间:2025-10-07 17:28  浏览量:1

药商进货怕砸在手里,药农种植怕卖不上价,哪些药材当下碰不得?今天重点说两种:黄精和补骨脂,它们的现状和未来行情,看完心里能有底。

黄精曾是行情“明星”。2010年起逐步涨价,2018年湖南黄精统货涨到60元/公斤,云南鸡头黄精到70元。但从2024年6月开始,行情转滑,市场干货价降至55元/公斤,正式进入下行通道。​

目前产地情况更直观:辽宁抚顺清原县英额门镇正在产新,鲜货价3-4.5元/公斤,干品暂时量少,小统货23-25元、一般统货35元、大统货40-45元——对比之前的高价,降幅已经很明显。​

价格跌的核心原因是种植面积爆发式增长。​

湖南作为最大产区,在地面积超17万亩,光安化就有12万亩;安徽在地面积10万亩以上,池州产区超10万亩;湖北8万亩以上,崇阳一个县就超8万亩;福建、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少则3万亩,多则10万亩。​

汇总下来,成规模的在地面积接近70-80万亩,加上零星种植,总量非常可观。​

按保守估算,每年采挖1/4,就是20万亩。每亩产4000斤鲜货,折干后400公斤干货,一年总产量能到8万吨——这远远超过市场实际需求,供给过剩只会越来越严重。​

未来预判很明确:黄精价格会持续下行,直到多余的产能消化完,或者需求大幅增加,才有可能开启下一轮增长。现在入手,很容易被套。​

补骨脂的价格波动更频繁。2010年前长期在4-5元低位,年底突然涨到40元的历史高位。之后起起落落,2024年7-8月还冲到25元,可第四季度就回落至19-20元。​

2025年行情更差:年初18元,春节后跌到17元,7-8月淡季再下滑,目前含量货已降至14元,比年初跌了超20%。​

接下来的问题是,产区采收会不会改变现状?​

虽然现在价格跌了,但前些年的高价让产区还有一定采收积极性,预计明年货源供给会比较稳定——也就是说,货不会少。​

更关键的是市场大环境:近些年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很多商家亏了本,当前的“熊市”状态需要时间恢复。在这种环境下,补骨脂很难独善其身,大概率要面临较长时间的低谷期。​

最后提醒:以上分析基于现有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或种植依据。不管是药商还是药农,决策前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多了解当地供需,别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