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别做被动加仓的傻事!4个避坑方法,帮你保住本金不被套!
发布时间:2025-10-07 13:15 浏览量:4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碰到老周,他蹲在快递柜旁边抽烟,头发白了大半,跟去年那个穿西装、说自己“波段做得顺”的模样判若两人。我递了瓶水过去,他叹口气说:“之前买的那只票,从18块跌到12块,我补了3次仓;跌到9块,又补了2次;最后跌到5块,我把养老钱都挪进去了,现在套得死死的,想割肉都没勇气。”
老周这情况,不是个例。我在股民交流群里待了5年,见过太多人跟他一样,把“加仓”当成解套的救命稻草,结果越补越亏,最后把本金都搭进去。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被动加仓”这个炒股大坑,为啥它能让你7次赚的钱,抵不过1次亏的?还有该怎么避开它。
先跟大家说清楚,啥是“被动加仓”?不是说你主动分析后觉得这票值,所以加钱买,而是因为股票跌了,你怕亏更多,或者想“拉低均价”早点解套,硬着头皮往里补钱。比如你10块买了1000股,跌到8块,你想“再买1000股,均价就成9块了,等涨到9块我就不亏了”,这就是典型的被动加仓。
我身边第一个栽在这坑里的,是我大学同学阿凯。2020年那波消费股行情,阿凯看别人买白酒赚了钱,也跟风买了一只。一开始确实涨了点,他还跟我炫耀“炒股也没那么难”。可没过多久,这只票开始回调,从15块跌到13块,阿凯没当回事,觉得“回调很正常,补点仓摊低成本”,于是又买了1000股。
结果这一补,就像踩了油门往下冲。跌到11块,阿凯又补;跌到9块,他把年终奖都投进去了;最后跌到6块,他账户里的钱从5万变成了1万2。有次同学聚会,他喝多了说:“每次跌的时候我都想,再补点,等反弹我就卖,可每次补完都还跌,最后把攒的结婚钱都套进去了,现在女朋友爸妈都不同意我们结婚了。”
你说阿凯傻吗?他在公司是技术骨干,脑子一点不笨,可到了股市里,就被“被动加仓”给绕进去了。为啥会这样?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在作祟。
第一个弱点就是“侥幸心理”。总觉得“都跌这么多了,应该不会再跌了吧”,或者“说不定明天就反弹了,我现在补仓,反弹的时候就能少亏点”。可股市里哪有什么“应该”?去年有只新能源票,从60块跌到40块,很多人觉得“跌了30%,该见底了”,补仓进去;结果跌到25块,又有人补;最后跌到12块,那些补仓的人,亏得比一开始就割肉的人多好几倍。
第二个弱点是“不甘心”。比如你10块买的票,跌到8块,亏了20%,你心里不舒服,觉得“我不能就这么亏着走”,于是补仓想翻本。可越补越跌,你亏的钱越来越多,就更不甘心了,陷入“补仓—亏损—再补仓—再亏损”的恶性循环。就像老周说的:“一开始只亏1万,补到最后亏了8万,现在想割肉都舍不得,总觉得万一涨回来呢?”
还有个弱点,是对“拉低均价”有误解。很多人觉得“补仓能拉低均价,解套更快”,可他们忘了,均价只是个数字,能不能解套,看的是股票本身能不能涨。比如你10块买1000股,跌到5块补1000股,均价变成7.5块,可如果这只票一直跌,跌到3块,你还是亏了(10×1000+5×1000-3×2000)=9000块;要是你一开始跌到8块就割肉,只亏2000块,反而亏得少。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那我不被动加仓,难道股票跌了就眼睁睁看着亏吗?”当然不是。关键是要分清“主动加仓”和“被动加仓”的区别。主动加仓是你经过分析,觉得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没变,只是因为市场情绪跌了,现在价格低于它的价值,所以才加仓;被动加仓是不管基本面怎么样,只因为跌了就补。
我认识一个老股民,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叔,他炒股20年,很少踩“被动加仓”的坑。去年有只半导体票,王叔18块买了,后来跌到15块,他没补仓,反而去查这只票的财报、行业新闻,发现公司的订单量在减少,毛利率也在降,于是果断割肉,只亏了3块钱一股。
后来这只票跌到10块,有人问王叔“现在能补了吗”,王叔说:“基本面没好转,跌再多也不能补,万一公司出问题,跌到5块都有可能。”果然,没过多久,这只票因为业绩亏损,又跌了30%。
王叔常说:“炒股就像开车,遇到坑要绕着走,不是硬往前冲。被动加仓就是往坑里冲,你冲得越猛,陷得越深。”
还有个真实案例,是我之前在证券公司实习时遇到的客户张阿姨。张阿姨退休后没事干,跟着邻居炒股,一开始赚了点小钱,就觉得自己“有炒股天赋”。有次她买了一只医药股,12块买的,没过几天跌到10块,她不听客户经理的劝,补了5000股;跌到8块,又补了5000股;最后跌到5块,她账户里的20万只剩下6万多。
张阿姨哭着说:“我这20万是给儿子买房子的首付,现在全套进去了,我怎么跟儿子说啊?”其实当时那只医药股,已经出了“业绩不及预期”的公告,基本面已经变了,可张阿姨只看价格跌了,没看公司的情况,盲目被动加仓,最后把养老钱都亏没了。
你看,被动加仓的危害有多大?它能让你之前赚的钱,一次就亏光。就像有人说的“7次对抵不过1次错”,因为你每次被动加仓,都是在增加仓位,一旦股票继续跌,你亏的钱就会成倍增加。比如你第一次买1000股,亏1000块;第二次补2000股,又亏2000块;第三次补3000股,再亏3000块,三次下来就亏了6000块,而你之前可能每次只赚几百块,7次也才赚几千块,根本抵不过一次大的亏损。
那该怎么避开“被动加仓”这个坑呢?我总结了4个方法,都是身边赚钱的老股民在用的,亲测有效。
第一个方法:提前设好止损位,到了就割肉,别犹豫。很多人之所以会被动加仓,就是因为没设止损位,跌了之后抱着“再等等”的心态,结果越跌越多。比如你买一只股票,设10%的止损位,10块买的,跌到9块就割肉,这样最多只亏10%,不会让亏损扩大。
就像王叔,他每次买股票,都会提前设好止损位,不管后面怎么跌,到了止损位就卖。他说:“止损不是认输,是保住本金,本金在,才有机会赚回来。如果你连本金都亏没了,就算后面有好行情,你也没机会参与了。”
第二个方法:不要把所有钱都投在一只股票上,分散投资。很多人被动加仓,是因为把大部分钱都投在了一只股票上,跌了之后想“快点解套”,所以才补仓。如果你把钱分散投在3-5只不同行业的股票上,就算一只跌了,其他的可能涨,不会让你因为一只票的亏损而慌了神,也就不会盲目被动加仓。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炒股就很谨慎,每次买股票都只投本金的20%,最多不超过30%。去年有只消费股跌了20%,他因为只投了20%的钱,所以没慌,也没补仓,后来这只票涨回来,他还小赚了一笔。他说:“分散投资就像给资金上了保险,就算一只票出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的收益。”
第三个方法:加仓前先分析基本面,别只看价格。很多人被动加仓,只看“跌了多少”,不看“为什么跌”。如果是因为市场情绪跌了,公司基本面没变,那可能是加仓的机会;但如果是因为公司业绩亏损、高管离职、行业政策变化等基本面出问题的原因跌了,那就不能加仓,反而要割肉。
就像之前说的张阿姨买的医药股,因为业绩不及预期跌了,基本面变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加仓。而如果是因为大盘跌了,公司的财报、订单量都没问题,那跌了之后可能是好的加仓机会,但这也是主动加仓,不是被动加仓。
第四个方法:控制好仓位,别满仓。很多人被动加仓,是因为一开始就满仓了,跌了之后没多余的钱补仓,就去借网贷、刷信用卡,最后越陷越深。其实炒股最好别满仓,留30%-40%的现金,万一遇到好的机会,有资金加仓;就算股票跌了,也不会因为没现金而慌了神,盲目补仓。
王叔炒股20年,从来没满仓过,最多只投70%的本金。他说:“留着现金,就像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股市里机会多的是,没必要一次把钱都投进去。”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说:“我之前被动加仓也赚过钱啊,比如有只票我补了之后就反弹了。”确实,偶尔一次可能会赚,但你要知道,这是运气,不是能力。就像你赌钱,偶尔赢一次,不代表你能一直赢,长期下来,靠运气赚钱,迟早会靠实力亏回去。
我之前有个同事,就靠被动加仓赚过一次钱,后来觉得“这方法管用”,就一直用,结果后面连续亏了3次,把之前赚的钱都亏光了,还倒贴了不少。他说:“现在想想,第一次赚是运气好,后面亏是必然的,因为我根本没分析股票,只是盲目补仓。”
其实炒股就像种地,你得选好种子(好股票),按时浇水施肥(分析跟踪),才能有好收成。被动加仓就像不管种子好不好,不管天气怎么样,只知道往地里撒种子,最后肯定收不到粮食。
最后跟大家总结一下:“被动加仓”是炒股最致命的坑之一,它会让你因为侥幸心理、不甘心,盲目增加仓位,最后7次赚的钱抵不过1次亏的。要避开这个坑,就要提前设止损位、分散投资、分析基本面、控制仓位。
炒股不是一夜暴富的游戏,而是一场长期的修行。你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分析,才能在股市里长久地活下去。如果你现在还在被动加仓,赶紧停下来,看看自己的股票基本面怎么样,想想自己是不是因为不甘心才补仓。
最后想问大家:你有没有过被动加仓的经历?最后是赚了还是亏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了点赞关注,后面我会分享更多炒股的干货,帮你避开更多坑,在股市里少走弯路。毕竟,在股市里,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