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就跌,买的全被套?最近打新不香了,3个实在原因说透

发布时间:2025-10-06 07:11  浏览量:3

前几天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己打新中了签,本来以为能赚点零花钱,结果新股一上市就跌,连拿6天反而亏了快20%。这要是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就拿2025年10月8号刚挂牌的“明宇科技”来说,发行价28块6,第一天就破发,收盘才27块7,之后连着6天往下掉,到10月15号只剩23块4,比发行价跌了快18%。更闹心的是,这只股几乎100%套牢。不管是打新中签的,还是中途想抄底的,只要买了就没赚到钱,全被卡在里面了。

而且这不是单一个例,2025年10月以来,A股新上的12只新股里,有8只第一天就破发,破发率直接飙到66.7%,比9月的45%高了一大截;要是看上市后5天的表现,12只里有10只股价都低于发行价,平均跌了12.3%。以前大家总说“打新稳赚不赔”,现在不少人都不敢下手了,甚至中签了直接弃购。比如10月10号上市的“康达医疗”,弃购率就有2.3%,比今年上半年平均1.1%的弃购率翻了一倍。

为啥最近打新突然不香了?不是市场故意跟新股作对,而是背后有三个实在原因,每一个都跟现在的市场情况、政策变化还有公司本身挂钩,都是能查到真数据的事,咱们一个个说清楚,保证你能听明白。

第一个原因很直接:新股上得太多,市场里的钱有点接不住了。先看IPO的节奏,证监会官网能查到,2025年9月一共核准了18家企业上市,10月前半个月又核准了12家,算下来这一个半月平均每周有6只新股等着上,比今年8月每周4只的速度快了不少。而且这些新股募资也不算少,10月上市的12只,加起来募了156亿,单只平均13亿,其中“明宇科技”一家就募了22亿,是今年以来募资规模前10的新股。

可另一边,市场里的钱却没那么充裕。Wind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以来,沪深两市每天平均成交额也就8000亿左右,比8月每天9000亿的水平少了1000亿;而且北向资金最近也有点犹豫,10月前半月净流出了45亿,不像9月还净买了120亿。一边是新股批量上市“抽血”,一边是市场资金有点紧张,新股刚上来自然没人接盘,股价可不就往下掉嘛。

更关键的是,以前大家打新靠的是“碰运气”,觉得中了就能赚,现在慢慢醒过味了。要是新股本身不行,就算中了也可能亏。所以最近散户打新的热情明显降了,比如“明宇科技”网上申购的时候,有效申购户数才1260万户,比今年上半年平均1450万户少了13%;就连机构也谨慎了,10月新股的网下配售中签率平均0.08%,比9月的0.05%高了不少,说明机构也不想多接,愿意拿的量少了。

第二个原因:新股定价更实在了,可“赚钱空间”也跟着少了。这得提2024年10月证监会改的那个新股报价规矩,以前机构报价有“四值孰低”的限制,就是发行价不能超过市盈率、市净率这些指标的下限,现在放宽了,允许机构根据公司实际价值报,只要不明显偏离行业水平就行。这样一来,新股发行价更贴近真实估值,不会像以前那样故意定低留空间,可也导致上市后想炒一波没多大余地了,甚至可能因为定得略高还得回调。

咱们看数据就知道,2025年10月上市的12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28.5倍,而2024年同期的新股,平均才22倍,明显高了一截。而且这些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大多跟所在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差不多,甚至还高一点。比如“明宇科技”是做计算机设备的,行业平均市盈率26倍,它发行价却定到32倍;还有“康达医疗”,属于医疗器械行业,行业平均29倍,它发行市盈率31倍。

以前新股发行价低,上市后大家愿意炒一波,现在发行价已经跟行业水平对齐了,再往上炒的动力就弱了,反而会因为“定高了点”得往回调。其实这是好事,说明定价更市场化了,避免了以前“故意压价再炒作”的情况,可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不能再靠“打新躺赚”,得先看看发行价合不合理。

第三个原因最核心:现在大家买新股,不看概念看真本事了。以前有些新股,只要沾点“AI”“新能源”的边,不管业绩怎么样,上市都能涨一波;现在不一样了,投资者都会翻公司财报,看它到底赚不赚钱、增速怎么样。2025年10月上市的12只新股里,有6家2024年的净利润增速低于10%,还有2家净利润反而跌了。比如“绿源环保”,2024年净利润1.2亿,比2023年降了5%,上市后5天就跌了15%;还有“恒通电子”,2024年净利润增速才3%,第一天就破发,之后连跌4天。

而且机构对新股的调研也没以前积极了,东方财富Choice数据能查到,2025年10月机构对新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比去年同期少了30%,以前机构会扎堆调研炒热度,现在都等着看公司上市后的实际经营情况再出手。比如“明宇科技”,上市前只有8家机构去调研,而去年同期的新股,平均有15家机构去看,差距很明显。

这其实是市场变成熟的表现。大家不再为“新股”这个身份买单,而是看公司本身值不值钱。比如10月上市的“锐科新材”,虽然也是新股,但2024年净利润增速有45%,发行市盈率25倍,比所在的电子材料行业平均30倍还低,上市后不仅没破发,还涨了8%。这说明不是新股不行了,是好的新股依然有市场,差的自然会被淘汰。

可能现在不少人觉得打新不香了,甚至有点怕,但换个角度想,这种变化其实是好事。市场不再靠“新股”两个字炒作,而是真的看公司实力,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反而能少踩些“概念坑”。以后不管是打新还是买股票,多看看公司的业绩、定价合不合理,比盲目跟风靠谱多了,毕竟投资不是碰运气,稳扎稳打才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