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股东深夜踩雷!两家公司突遭立案,有人刚追四连板就被套
发布时间:2025-10-03 01:25 浏览量:1
9月29日晚间,A股突发两起“黑天鹅”事件,*ST沐邦与新元科技先后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两家公司合计股东户数超5万户。更让人揪心的是,*ST沐邦刚在前一天收出四连板,整个9月股价涨幅超50%;新元科技9月股价也涨了近30%,不少投资者冲着短期热度抄底进场,结果一夜之间沦为“踩雷者”。监管突然出手,这两家公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高位进场的股民还有机会吗?
一、立案突袭:实控人、公司双双被查,问题早有苗头
9月29日晚,*ST沐邦的公告给投资者泼了冷水:公司实际控制人廖志远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这距离公司自身因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才刚过去两个月。
从监管早前出具的措施决定能看出,*ST沐邦的资金问题早已暴露。2024年公司通过预付设备款、工程款等方式,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1.68亿元,向其他关联方提供2.61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两类资金占用余额仍有8131.88万元,远超1000万元的警示线且未及时清偿,这直接导致公司8月27日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而廖志远家族介入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新元科技,早在2025年3月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目前案件仍在推进中。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元科技曾与*ST沐邦签署过金额不超4.5亿元的设备销售合同,两家被查公司的业务关联,让市场对其合规问题更添疑虑。
从经营数据看,两家公司的基本面早已拉胯。*ST沐邦2024年营收仅2.77亿元,净亏损12.1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41亿元,净亏损扩大至2.13亿元,销售净利率低至-151.05%。新元科技自廖志远家族相关方成为大股东后,多次披露大额投资却未见实效,业绩持续低迷。
二、诡异行情:四连板后爆雷,抄底者成“接盘侠”
最让投资者崩溃的是,两家公司在被立案前,股价都出现了反常的暴涨,明显与糟糕的基本面脱节。
*ST沐邦的股价表现尤为扎眼。9月24日至29日,公司股票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21.71%,而公司自己都在风险提示公告中承认“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股价短期内上涨过快,脱离基本面”。这种反常行情背后,是市场对国资重组、光伏概念的炒作,但所谓的国资注资还只是传言,光伏业务也未形成实际盈利支撑。
股吧里已有投资者哭诉,看到连板行情后追涨买入,没想到刚进场就收到立案公告,“一夜之间账户浮亏超10%”。还有人吐槽:“以为是重组利好,没想到是立案利空,这套路也太狠了。”
新元科技也曾上演类似戏码。此前因披露大额订单公告,股价一度短期冲高,不少投资者冲着“利好消息”进场,最终却因立案调查陷入被动。这种“先爆炒再爆雷”的模式,成了部分问题公司收割散户的常见手段。
三、立案影响:退市风险加剧,投资者可依法维权
对两家公司的5万股东来说,立案调查绝非小事,既意味着实实在在的退市风险,也暗藏维权的可能性。
*ST沐邦已站在退市悬崖边。根据规则,若公司2025年度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或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股票将在年报披露后终止上市。如今叠加实控人被立案,公司治理问题暴露无遗,若资金占用问题无法解决、业绩持续亏损,退市概率将大幅提升。新元科技虽未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但信披违规若被坐实,也可能面临罚款、股价下跌等多重打击。
股价波动风险已率先显现。立案消息披露后首个交易日,*ST沐邦开盘即跌停,由于处于退市风险警示状态,单日最大跌幅达5%;新元科技也低开低走,单日跌幅超8%,高位进场的投资者损失进一步扩大。
不过,投资者并非只能被动承受损失。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若上市公司因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处罚,在特定时间段内买入且持有股票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可依法主张赔偿。以*ST沐邦为例,在2025年7月25日公司首次被立案前买入,且在立案公告披露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者,就具备初步的维权条件。
四、避坑提醒:三类股票坚决不能碰
此次两家公司密集爆雷,给所有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避开风险股比寻找牛股更重要,尤其是以下三类股票需坚决远离:
一是“问题缠身的ST股”。像*ST沐邦这样叠加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警示,还存在资金占用、信披问题的ST股,即便出现短期连板,也多是资金炒作,背后暗藏退市陷阱。监管数据显示,2025年已有12家ST公司因信披违法被立案,其中8家最终退市。
二是“实控人或高管被调查的公司”。实控人作为公司核心决策者,其被立案往往意味着公司存在重大合规风险。从历史案例看,实控人被立案后,公司股价平均跌幅达15%,且后续经营改善的概率极低。
三是“基本面差却莫名暴涨的公司”。若一家公司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却突然出现连续涨停,且缺乏合理的业绩支撑,大概率是短期资金炒作。这种行情往往来得快去得快,普通投资者跟风进场,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监管层近期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对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短期热点,不如聚焦主业清晰、业绩稳定、合规记录良好的公司,这才是规避风险的根本办法。
结语
*ST沐邦与新元科技的立案风波,再次印证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老话。5万股东突发踩雷的背后,是对短期行情的盲目追逐,也是对公司基本面的忽视。在监管持续加码的当下,任何试图通过违规操作炒作股价的行为,终究会被查处;而只看股价不看风险的投资者,也迟早会付出代价。
股市里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那些看似诱人的连板行情,可能藏着看不见的陷阱。你有没有过类似的“踩雷”经历?对于如何避开信披违规的股票,你有什么好办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A股踩雷##上市公司立案调查##*ST沐邦##新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