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资本、高盛都被套了!重仓的龙头股,跌回2800点水平
发布时间:2025-09-29 01:04 浏览量:1
9月A股震荡,一则现象引发投资者热议:中东主权基金阿布达比投资局、国际投行高盛重仓的多只行业龙头股,股价竟纷纷跌回大盘2800点时的位置。作为全球资管领域的"聪明钱"代表,这些机构集体被套的景象,让不少散户直呼"看不懂"。
这些被外资青睐的标的,并非无名之辈,大多是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甚至有"全球独苗"级的竞争力。京东方的LCD面板出货量常年稳居全球第一,86英寸以上超大屏市占率更是高达57%;和而泰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研发实力突出,其智能家居"大脑"响应速度仅20毫秒,远超人类眨眼速度,高盛直接持有410万股,瑞银也新进264万股;中铁装配作为中国中铁旗下唯一装配式建筑平台,有央企背景加持,品牌与资源优势显著,高盛在今年二季度重仓84万股成为第七大股东,巴克莱也新进66万股。
从股东名单看,这些标的堪称"外资集中营"。阿布达比投资局对京东方的持仓长期稳定在高位,最新数据显示仍位列流通股前十;浙江华远、兴民智通等标的则被高盛、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等多家外资同时盯上,兴民智通作为5G TBOX领域的玩家,高盛刚斥资购入343万股,却很快陷入被套困境。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在9月还一口气新进了6只AI概念股,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足见其布局力度。
但光鲜的头衔和机构背书,没能挡住股价的下跌势头。有电力设备企业过去3年股价从18元跌至6元,跌幅超66%,今年一季度高盛刚以99万股持仓成为第九大股东,4月就遭遇暴跌,被套超过15%,如今股价比指数3000点时还要低。中百集团年内跌幅达39%,亚世光电、兆日科技等高盛重仓股年内跌幅也均超25%,即便是漱玉平民这样被多家外资扎堆持有的标的,上市后也持续下跌。这些龙头股的逆势下跌,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重压力叠加的结果。
行业基本面变化是直接诱因。部分传统行业龙头受需求低迷拖累,业绩增长乏力,比如一些消费类龙头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升级缓慢的问题,而地产链相关龙头则受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影响,订单和盈利双双承压。即便是科技属性较强的标的,也存在技术落地不及预期的情况,部分AI概念股虽有概念光环,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难以支撑股价持续走高。
资金偏好切换加剧了调整压力。9月以来,市场资金明显向有明确政策催化和业绩支撑的AI主线核心标的集中,而一些传统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科技股短期被"冷落"。这些被外资重仓的标的多为流通盘较大的个股,一旦机构出现调仓动作,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放大股价波动。叠加近期外围市场波动,外资交易行为更趋谨慎,进一步压制了股价表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被套标的的核心竞争力并未消失。运机集团在2月完成DeepSeek R1模型本地化部署,整合华为昇腾AI处理器实现双模型协同开发,技术布局前沿;长电科技作为国内封测龙头,全球市占率达13%,先进封装领域国内领先,行业地位稳固。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并未彻底恶化,股价下跌更多是短期情绪和资金面的影响,属于典型的"估值与价值背离"现象。
面对外资被套的景象,普通投资者更该理性看待,避免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不要盲目迷信机构持仓,阿布达比、高盛的投资逻辑偏长期,往往会陪伴企业穿越周期,散户若追求短期收益,跟风买入很可能遭遇"抄底在半山腰"的尴尬,就像高盛刚建仓不久就被套15%的案例所示;二是要分清短期波动和长期价值,若企业营收、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核心指标没有根本变化,下跌反而可能释放估值压力,但若业绩出现持续下滑,即便有机构持仓也需果断规避。
当前市场分化愈发明显,指数虽在3300点,但不少个股已跌回低位,这种"结构性行情"让投资难度加大。外资重仓标的跌回2800点水平,究竟是风险出清后的布局机会,还是仍有调整空间?
你觉得阿布达比、高盛是在"越跌越买"蓄力,还是已经判断失误?手里若持有类似的龙头股,你会选择补仓、止损还是观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