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鹤校园“梦想合伙人”实为噩梦!学生辛苦一暑假,反被套牢买劣质产品,工资一分未见!

发布时间:2025-09-24 16:17  浏览量:1

2025年高考结束后,一场以“梦想合伙人”为名的校园兼职项目大面积铺开。然而,这场看似正规的勤工俭学活动,却使众多学生上当受骗,付出整个暑假的忙碌后却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大象新闻·大象帮记者调查后发现,这场承诺“暑期轻松赚6000元”,吸引了全国众多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参与的“勤工俭学”活动,实则是一场涉及信息收集、商品欺诈与工资拖欠的“连环套”。

广撒网,“梦想合伙人”上线

2025年6月,高考结束不久,一家名为“南昌森鹤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宣称招募“校园梦想合伙人”参与校园商品推广,承诺“听安排、认真做,至少挣6000元”。

多名受访学生表示,报名后被拉入企业微信群,但未签订劳动合同,仅收到一份电子版《聘书》。一位上大三的张姓学生回忆:“群里一度有1600人,大家都觉得是个机会。”

工作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大学准新生的姓名、电话、录取院校等个人信息,作为后续推销目标。公司按每条4元支付报酬,并设立积分制度:信息量、每日打卡、朋友圈推广等均可累积积分。

长沙的刘同学说:“我每天找信息、发朋友圈,到8月攒了近400分。”海南的陆同学也称:“为了挣学费,拼了命做,攒了300多分。”许多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期待着暑期过后的收入。

规则突变,业绩积分全部“消失”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公司在8月5日突然宣布:因“企业群涉嫌传播不良信息被封”,所有积分记录全部消失,且无法找回。

这一消息令参与的学子们措手不及,此前付出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他们很快看到了公司推出的有条件“补偿方案”:500元底薪,外加电动牙刷或充电宝。条件是:每完成200元销售额计为“1个能量”,需累计6个能量(即1200元销售额)。底薪基础上的额外收入,则按照销售额的25%计算佣金。

此后,众人的工作内容即从之前的信息收集转向推销床上用品、窗帘等“大学新生礼包”。

销售乱象,售后集体失灵

随着销售的展开和8月下旬陆续发货,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首先是少发、漏发严重,比如订购12件套寝具仅收到9件,订购6件套只发3件等情况屡见不鲜。

在件数不够的情况下,还货不对板。下单了秋冬季的厚被子,收到的却是夏凉被;下单的是零压床垫,收到的却是普通床垫,还尺寸不符。

最让学生们无法忍受的是,这些号称“大牌平替”的纺织品“像破布”,“有气味”,有的商品里甚至发现有虫子。

据学生提供的多段开箱视频显示,产品包装简陋,材质粗糙,与宣传严重不符。

面对投诉,“梦想合伙人”们紧急联系上线经理,得到的回应却是:“只能催发货,其他问题找售后。”而所谓的“售后”根本形同虚设。在“森鹤校园”小程序中,客服回复均为“非质量问题不退货”等机械话术,对补发、退换请求基本毫无回应。

更离谱的是,有客户8月6日申请退款,公司却在8月29日强行发货,8月31日拒绝退款。还有部分订单既不发货也不退款,消费者权益被彻底无视。

由于多数买家是同学、亲友,不少推广者迫于情面,只能自掏腰包赔偿。“都是熟人,哪好意思让他们吃亏?”江苏无锡的小孔说,“我垫了1000多,现在吃饭都成问题。”

记者掌握的内部聊天记录显示,整个体系混乱不堪,层层推诿,无人负责。

人去楼空,承诺落空

9月1日,一纸《关于解散南昌森鹤科技有限公司的说明》出现在众人面前,落款为“武汉森鹤科技有限公司”,且加盖有公章。《说明》强调了三点:项目亏损,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将依法依规尽快发放工资;已安排专业客服团队处理发货问题。

这份声明让许多人重燃希望。9月5日,承诺的工资结算日到来,但不仅众人工资分文未见,HR与各级经理集体失联。有受骗学生透露,一名经理当晚联系公司负责人陈某,对方信誓旦旦承诺发薪,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已被拉黑。

“他们连自己的员工都骗。”多位受访者表示,语气中充满愤怒与无奈。

信任崩塌,维权艰难

距离9月5日公司负责人跑路已经过去近三周,但所有拖欠工资以及商品售后事项,均无解决迹象。

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天眼查了解到,武汉森鹤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23年,注册地为武汉市洪山区,注册资本为1188万元,经营范围为通信配套服务等。2025年4月27日,申请注册商标“森鹤校园”。页面显示目前状态为经营异常,共有两条风险警示,且最新一条来自9月2日。

记者随后多次拨打了公示系统所登记电话,但截至发稿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也多方尝试了其它途径,希望能联系上武汉森鹤公司的相关人员,但始终未能成功。

目前,受害者正尝试联合报案与维权。但由于人员分散、个体损失金额不大(普遍在数千元),立案难度较高。加之已经开学,许多学生更是无暇继续追责。

“本来想靠暑假挣点生活费,倒贴钱不说,还搭上了信用。现在吃饭都是问题。”一位损失超4000元的学生说,“太可恨了,他们应该就是算准了我们学生好骗。”

根据掌握的情况,大象新闻记者咨询了法律界相关人士。北京德和衡(郑州)律师事务所谢金歧律师表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逃匿拒付工资,数额较大且经政府责令仍不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并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至7年有期徒刑。武汉森鹤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多项违法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