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无缘世锦赛8强,创造15年最低记录,引起我们再次思考

发布时间:2025-09-04 01:08  浏览量:2

2025年女排世锦赛16强战的结果,像一盆冷水浇在所有中国女排球迷心上——1-3不敌世界排名第14的法国队,无缘8强,创下近15年最差战绩。

当“希望之星”们在对手的高拦网下屡屡失误,当球队节奏被完全掌控,曾经刻在骨子里的“女排精神”,突然需要新的注解。

这场失利的连锁反应来得又快又狠。中国女排的世界积分瞬间被扣掉18.27分,从第六名跌至第七,总分只剩337.02分。而日本队若能击败荷兰,积分还会进一步拉开,两队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对于刚从东京奥运低谷中爬起来的球队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重建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

比赛中唯一能让球迷稍感安慰的,是副攻王媛媛。这个26岁的姑娘全场15扣13中,外加2次拦网,拿到15分成为队内得分王。她的进攻效率高达86.7%,几乎每一次扣球都像一把尖刀,扎进对手的防线。

但赵勇寄予厚望的“双子星”吴梦洁和庄宇珊,进攻端完全被法国队限制。庄宇珊面对对手的高拦网,多次扣球被拦死,全场进攻效率居然是负数;吴梦洁的快攻本来是球队的杀招,但这场比赛却像打在棉花上,根本无法形成威胁。而伤愈复出的李盈莹,状态也下滑明显。

其实,赵勇的“年轻化”策略早就埋下了隐患。东京奥运后,中国女排大换血,老队员退役,年轻球员上位。赵勇希望打造一支“快、准、灵”的球队,但年轻球员的经验和稳定性,却成了最大的短板。

庄宇珊今年才21岁,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吴梦洁22岁,大赛经验也不多;张籽萱作为二传,还不到20岁,传球的到位率和与副攻的配合,都还不够成熟。

比赛的过程,完全印证了这一点。第一局,法国队就用发球冲击中国女排的一传,张籽萱的传球多次不到位,导致进攻无法组织,很快就以18-25输掉。

第二局,法国队的拦网更严了,吴梦洁和庄宇珊的进攻多次被拦,中国女排再输一局。第三局,王媛媛站了出来,带领球队以25-22扳回一局,但第四局,法国队调整了战术,再次掌控节奏,中国女排始终被压着打,最终以21-25输掉,无缘8强。

赛后,赵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场比赛,我们付出了成长的代价。球员们打得不够果断,对对手的研究也不够。接下来,我们要向法国队学习,改进自己的战术。”

但球迷们并不买账,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批评说:“不是年轻的问题,是战术的问题!”“张籽萱的传球太差了,根本无法组织快攻!”“李盈莹的状态,怎么能当核心?”

其实,法国队的进步,早就该引起中国女排的重视。近年来,欧洲球队的排球水平提升很快,法国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的身体素质好,拦网高,发球有威胁,而且战术越来越1灵活。

而中国女排的“快变战术”,需要二传和副攻的完美配合,但张籽萱的传球到位率不足,导致快球无法实施,只能依靠个人进攻,效率低下。

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失利,更是一次警示。中国女排的重建,不能只靠“年轻化”,更要靠“专业化”——战术的打磨、球员的心理建设、对手的研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王媛媛的表现,证明了年轻球员也能打出稳定的表现,但更多的球员,还需要在大赛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低着头走出场地,看台上的中国球迷沉默了。

15年最差战绩,第七名的世界排名,这些数字像一把刀,扎在每一个关心女排的人心里。但就像王媛媛说的:“失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国女排从来都是在挫折中成长的,从五连冠到雅典奥运夺冠,从里约奥运逆袭到现在的重建,每一次低谷,都是下一次崛起的开始。

下一届世锦赛,我们期待着,中国女排能带着反思和成长,重新站在世界之巅——因为,“女排精神”从来不是赢球的代名词,而是永不放弃的勇气。

资料来源于网络—Al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