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进场75亿,被套资金难免殊死一搏!
发布时间:2025-08-01 00:46 浏览量:2
最近市场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创业板指数跌得稀里哗啦,但资金却像疯了一样往港股和创业板ETF里冲。这让我想起20年前刚入行时老前辈说的一句话:"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能是你自己。"
一、市场在玩什么把戏?
7月30日那天,我盯着盘面看了整整一天。但股票ETF市场却净流入了75个亿。这就像是在菜市场里,明明白菜价格在跌,但买菜的人却越来越多。
最抢手的是三只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每只都吸金超过8个亿。特别是港股科技板块,一天就流入了27.2亿。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抢着买半导体ETF。
7月30日ETF港股净流入75亿,这绝对不算少了。表面上看,流动性是第一生产力,这么流入,行情总该有个表现吧,结果今天跌的差点背过气去。
所以说,以前看流进流出没用,,现在套个ETF的马甲,看ETF流进流出一样没用。关键看机构的态度,敢不敢做。什么叫敢做,就是震荡的时候,照样做。哪怕没机会,机构也是锁仓,而不是放弃。
二、机构动作是王道
这么多年在市场里摸爬滚打,我悟出一个道理:什么基本面、技术面都是虚的,真正决定股价涨跌的只有一个东西——钱。
记得204年黄金大涨那会儿,菜百股份这个做黄金首饰的按理说应该跟着涨。业绩增长16%,市盈率才8倍,怎么看都是便宜货。但结果呢?股价一路下跌。为什么?因为用系统观察「机构交易特征」,能看到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在持续减少,直到消失,这说明机构态度是放弃,无论机构有多重的仓位,趴下不动就不会对股价有好的作用。
但到了2025年,同样是黄金大涨,菜百股份却一飞冲天。区别在哪?就是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变得活跃了。这就像是在拍卖会上,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举牌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三、跟着聪明钱走
去年华为海思开发布会那会儿,天邑股份作为合作商被炒得火热。但有意思的是,发布会公告后股价反而跌了。很多人以为是"见光死",但我看到的却是橙色"机构库存"数据一直在增加。
果然,到了8月下旬概念升温时,股价直接起飞。这就好比是在牌桌上,高手往往会在别人弃牌时悄悄加注。
四、现在该关注什么?
回到开头说的ETF资金流向。银华基金和嘉实基金都看好港股科技板块,特别是AI和智能驾驶这些方向。从数据来看,7月30日净流入前20的ETF里,一半都是港股相关的。
但我要提醒的是,光看表面热闹没用,昨天医药股ETF流出显著,今天涨的好就是医药股。所以说,一时的涨跌,一时的流入流出不说明什么。就像菜百股份的例子一样,关键是要看"机构库存"这样的量化数据。现在市场上很多量化工具都能帮我们看清资金的真实动向。
在这个市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与其天天猜涨跌,不如静下心来研究资金的真实动向。毕竟再好的故事也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撑。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