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89万的房子降价到30万卖掉的
发布时间:2025-07-30 05:23 浏览量:2
朋友说前两年看好了一个房子,房东底于89万不卖,今年30万卖出去了。
忍不住对朋友说:你真是够幸运的,幸亏没有买,这是一年亏几十万呀!对于我们普通人家来说一年攒几十万并不容易。
朋友说:差点就买了,如果当时房东肯降价几万块钱当时就买了。
估计房东肯定悔的肠子都青了,大高层的房子找到个买主也不容易。
回石家庄看到这些30多层的房子,高到让人感觉头晕,情不自禁的想,我们把半生的积蓄用来买个房子,也是人之累!
品质差的小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好不夸张的说晚上都能听到楼上滚床单的声音,隔壁训孩子的声音、吵架的声音、楼上的噪音等等都会出现。即使这样,人们还是前赴后继的加入房奴的大军。
买不起房子的人也会酸溜溜地说:我在农村建个别墅住多好呀!
刷到这些评论会哑然失笑,农村的自建房永远都是自建房,只是自欺欺人的把自建房当别墅而已。
几个微友都有一份故乡情怀,在老家的农村投入了不少钱,盖了两层或者三层的房子。事实上不都后悔花这份钱了呀!逢年过节回去住几天,还不够打扫卫生的折腾。
真正退休的想回农家小院养老的,回去了又不习惯,那个心目中繁花似锦的小院,要花有花,要菜有菜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打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会退化,这些都会成为生活负担的。
其实还有村里的各种人情往来,以及边界感很差的应酬,你会不习惯,受不了的,也不会习惯这样的生活。
你的房子,你的存在在这些村民眼里就是衣锦还乡,赚了大钱的感觉。背地里不准有多少双眼睛暗暗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善意的、恶意的都有……
你的生活就像生活在聚光灯下,多少人暗自窥探、打听……
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生活是不会有的,特别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单独生活在农村,特别是村民看着是衣锦还乡的两个老人。真不如住在城市的楼房里面安全系数更高的,在村里面养老安全隐患太大。
我们村隔壁1公里之外的村有很多食品厂,所以这一方也不贫穷,村里面的KTV、洗浴中心、宾馆、驾校、家具城、家电城都有,周边越是这样的环境,村里面越乱。这么多年也没有感觉到村里人口流失,各种门市应有尽有的,除了人还是人。不是镇上,就是一个村。
我们家隔壁那家五年之间被让晚上放火三次,后半夜家里被人浇上汽油,直接放火,并且是两处房子,其中有一次烧的挺大,损失也不小。我们家和他家一墙之隔,这个房子两次着的火被并不大,我们家才安然无恙,他们家另一个房子着的火好大,隔壁邻居家是养狐狸的,也烧死了隔壁好多狐狸的。
隔壁这家人缺德,总是三更半夜出去偷人家的东西,比如别人种的粮食和菜,一三轮一三轮的往回偷。
所以他们家被人一次又一次放火,村里人的报复就是这么斥裸裸的,三次报警都没有找到放火人,不了了之。
这几年他们家才消停了,也不敢出去偷东西去了,这几年家里也没有着过火。有这样的邻居会很闹心,我家里只要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我就气冲冲的去他们家找。直接责问:我们家某个东西是不是你家拿了?或者是去他们家我不问直接转着寻找自己家的东西,看到就拿回来。
别的街坊邻居借东西会说一下,他们家不,悄悄地拿走,你找就还给你,你不找就成他家的啦!我父母是不好意思责问的,还是没有出五服的本家,但是我好意思的 。
离我们家50米左右那家人,在村里属于有钱人,家里盖的二层小楼特别气派、显眼,然后被人入室抢劫了,把男的砍残废了,只是没有出人命而已。
我们对门是一家批发门市,初开始营业的时候是十几年以前,他家的这个门市晚上被人偷了好几次,偷的都是贵的烟酒,后来他们在卷闸门外面又安上了防盗网,随着摄像头的普及这些年才没有被人偷过。
估计他家开始被人三番五次的偷的心寒了,虽然我们周边的人总去他家买东西。可是如果平时你需要一个纸箱去他家借一个,任何人都借不出来的,虽然店里有很多废纸箱,他们家几乎不和任何人家来往,独善其身的特别清醒。
结果就是他家的老人去世以后村里去的人寥寥无几,他弟弟一直在石家庄生活,参加完他妈的葬礼以后在街上大哭说:没想到我哥还是开门市的,在村里人缘竟然这么差,葬礼上没有街坊邻居过来。
这家女儿出嫁的时候,在老家结的婚,一个伴娘也没有,同龄的人没有去的,他们家不和别人来往的。结婚当天这个女孩的妈妈非喊我过去歇会,我才勉为其难的去陪了一会新娘,我们两家住对门几十年,和他家女儿同龄人,可是我们并不熟悉。
你们看明白了吗?如果在村里生活,你想关起门来过日子,独善其身的生活,你也是大家的公敌,大家会心照不宣合起伙来挤兑你。
村里也有的人很纯朴、善良的,比如说:我家的菜种多少吃不完了给你一些,可是烂人烂事也很多。
故此我从来不相信所有的民风都淳朴,更不相信在村里盖个不错的房子就能安享晚年。
那句话怎么说:不要拿村长不当干部,一个能在村里当几十年村长的人,才是真正的老狐狸,八面玲珑的性格,估计比当市长更难!其实村里的人心更复杂的,能从底层杀出来的都是强者,经历过太多的刀光剑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