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被套了几百万
发布时间:2025-07-14 15:27 浏览量:2
这年头生意不好做,还不上钱当老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最近发现附近一火锅店又干倒闭了,门店玻璃窗上贴满了告知函。
其中有某银行的律师函。这家火锅店在2024年2月份,向工行借了100万的经营快贷,利率估计在2点几,借款后一直没按时还款,工行想要交涉还款事项,也被一拖再拖,于是银行委托律所发了律师函,要求其一次性清偿欠款本息。
但这个要求,大概率是石沉大海了。
因为这家火锅店老板,不仅借了银行的钱,在此之前多半还借了民间借贷的钱。
从贴的公告看,已经有两个私人债主把火锅店老板给告了,火锅店也在去年10月份被查封,门店应该是老板自己的,被申请执行后,现在店铺也被法院拿去拍卖了。
最开始店铺评估价有270多万,一拍起拍价190多万,但流拍了,现在预告的二拍起拍价已经降到150多万。
就不知最终卖出去,能偿还多少债务。
除了欠银行、欠私人的钱以外,这老板连物业费都欠。催缴单上显示,火锅店从2021年开始就没交物业费了,到目前为止欠的物业费都超过了1.6万元。
债务崩了之后就是这样,资金链断了,各路人马都来要钱,而到处都是窟窿,都不知道先堵哪一个,欠了一屁股的债,还不上就只能当老赖。
这家店当初估计是想走高端点的路线,装修好,场地大,员工多,菜品贵,也意味着投入多,在小县城,档次是上去了,但能消费的顾客却没跟上。
尤其是口罩后消费观念的变化。腰包鼓,钱好赚的时候,大家可能火锅、海鲜随便造,好的贵的也舍得消费。然而腰包瘪,钱难赚的时候,可能下馆子的次数就少了,以前吃得起您餐厅的人,现在都舍不得吃了,外卖、路边摊、自己做可能就成了首选。
所以吃饭是刚需的,但这些餐饮并不是。
现在不少五星级酒店都放下身段,摆摊卖起了零售,什么盒饭、凉菜、卤肉等小吃都价格实惠,不少酒店门口排起长队,就是想尝尝大厨的手艺。
要说酒店靠这赚钱吗?也并不是,据说卖的好的一天能有3万的流水,只能是冲抵一部分人工和运营成本。
大家现在是能少吃的就少吃,能不花的就不花,所以餐饮业也卷起来,开始面向下沉市场。
这家火锅店老板估计也意识到了这点,后期也开始卖大众一点的菜,但估计是没太大的起色,最终债务还是崩了,老板也还是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被套了几百万。
很多人把干餐饮当做最后一根稻草,但却忽略了如果创业真那么容易,又哪来的那么多关门大吉。尤其是一些加盟店,您惦记其品牌效应赚钱,而品牌惦记的则是加盟费,无论您能不能赚到钱,别人加盟费都到手了。
一旦失败,这期间的所有投入就打了水漂,若是欠上了好几百万,基本80%以上的人,都很难翻身了,有些人您哪怕是把他给卖了,可能都还不上钱了。目前国内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经超过850万人。
所以这年头,借钱给别人成了一种高风险投资,一不小心,本钱都可能收不回来。
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好是不要负担高杠杆购买或投资任何东西,债务一旦背上了,可能就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走的慢一点,稳一点,脚踏实地,尽量不碰杠杆,不负债,大概率能杜绝掉很多问题。头脑发热时的异想天开,最终还是要回归冷静,走一走,停一停,看一看,少走弯路,少踩坑,一步一步慢慢来,或许成功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