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被套路的一种心理学效应“巴纳姆效应”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4-11-08 19:50  浏览量:3

巴纳姆效应是一种心理学分析,主要是以人的自我肯定而肯定的心态,在概念之间相互混淆。

就像是中国的《易经》《道德经》很多的经典道理,每一句话就是万金油,正说是对反说也是对,物极必反,这四个字基本上没有特指,但是没有人会反驳他没有道理。但是道理在哪里呢?又不存在因果和绝对的逻辑性。

所以我们的文明,就是自悟,因为悟到了才是自己的,悟不到就是时候未到。

易经:42卦、风雷、的益卦、益者增益也,有益无损,故有枯木开花之象也。

所谓枯木开花者,似一枯朽之木,久不发芽,小人一见欲伐之,幸得天意运转,雨来润之而又开花,占此卦者,困极生荣之兆也。

易经里面的卦象,基本都是模糊概念,也就是一个框架,但是很难按照因果思维,来讲的很具体。

这些概念尤其是应用日常生活当中,包括一些心理学当中,现在最多的就是在短视频当中,各种举例说明。

不管在任何单位,如果没有人提拔,就不要把工作当做事业,不出错、不高调,不显眼,不抬杠,把身体搞好,家庭幸福就可以了。

有没有感觉这句话耳目一新,感觉说的在理,其实就是一句废话,在现实中基本没用吗,对思考对行为,基本就是一句废话。这就是“道理”框架,话术的万金油,走到哪里都感觉有用的废话。

这就是巴纳姆发现的话术心里效应,这是心理学一种效应,具有治疗心理学疾病的用途,这不是偷换概念,这是思维框架效应,就是一个模式,走到哪里皆是可用。

这个概念框架效应,最关键的是框架的有效性,以及应用在认可别人的话术方面有着极好的效果。因为没有人不想被人认可。

那么这个概念框架效应,比类比思维有什么不同呢?

巴纳姆效应,用于心理疗愈,以及逻辑框架概念,就像是很多道理说的对,但是没办法具体执行,需要自己领悟,或者是自己到了某种情况就可以应用的概念。

类比思维是用于说服,是逻辑概念不以因果为前提,直接用现象来类比说明,可以用大众广泛认可的概念类比具体的事物发展。这两者之间可以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就可以类比,就是比喻!

其实这些就是概念类比思维,如果地球一旦缺水,将会地表干裂,寸草不生,人的皮肤也需要不断补充水分,否则就像干枯的地球,这句话对吗?没有人说错,但是哪里对呢?具体的说不上来。

两者本质不同的,地球的干枯因素是外部为主内部为辅,人类皮肤是内部为主外部为辅,一瓶补水精华就可以完全改善吗?有这种皮肤癣干裂是不是泡在水里就可以了,

可以说:所有的广告都是这种概念类比,给人的潜意识当中以认可的状态,跟实际效果相差很远。

我们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有点甜,怕上火,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框架概念,被类比过来,用于了广告学。

所以巴纳姆概念的具体就是对人的认可概念,放到一定的概念框架里面,就会形成大部分人的心动和行动。

那么类比思维,就是把外表相关现象的概念,类比到具体产品和事物,让人认可,这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关键手段。

两者基本都是,概念框架的应用,不同的是,一个是以逻辑框架为思考条件,类比就是以表面现象为类比参考依据。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