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小区改造:30年停车收益被套牢,业主直呼魔幻操作!

发布时间:2025-04-03 12:35  浏览量:2

无锡天奇城的业主们最近遇到了件糟心事——自家小区红线内的商业广场被镇府"硬核改造",代价是未来30年的停车场收益都要被"充公"!这波操作有多离谱?我们扒开层层迷雾,发现这出大戏堪比现实版《人民的名义》。

一、"神改造"背后的魔幻算术题

镇府大手一挥投入650万改造破旧广场,其中仅雨污水工程就占180万。但蹊跷的是,这个本该属于市政工程的项目,却要业主用30年停车费买单。按目前年收益30万计算,业主们相当于签了张900万的"卖身契",而承诺每年只返还10万,连银行利息都不够!

二、业主遭遇"被同意"奇观

社区声称80%业主同意改造,但现实却是:现任业委会早在方案提出前就已到期,新业委会因镇政府阻挠迟迟无法选举。更诡异的是,所谓的"电子投票系统登记"卡了整整一年,业主们质疑:既然能搞改造意见征集,为何业委会选举就推三阻四?

三、灵魂四问揭开改造迷局

红线内的土地改造,为何不等新业委会成立? 镇政府越俎代庖的行为,是否涉嫌侵犯业主物权?80%同意率从何而来? 在业委会真空期,谁在代替业主签字画押?30年收益权置换是否合规? 根据《民法典》278条,重大财产处分需双过半业主同意,镇政府程序是否违法?雨污水改造该谁买单? 180万市政工程费用混入小区改造,是否存在"搭车收费"?

四、专家直指三大硬伤

我认为至少存在三重问题。其一,在业委会换届期间强行推进重大事项,程序严重违规;其二,30年超长管理期限涉嫌变相侵占业主共有财产;其三,将市政工程与物业管理混为一谈,财政负担与业负担合并。

五、业主觉醒打响权益保卫战

面对这场"被安排"的改造,天奇城业主们终于觉醒。他们要求公开改造明细、暂停施工、重启合法投票程序。这场较量不仅是物业收益之争,更是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的试金石。

【今日话题】 "包办式"改造,到底是为民办实事,还是新式"割韭菜"?如果你是业主,会接受用30年收益权换短期改造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这起事件中镇政府的 “包办式” 改造存在诸多问题,很难说是纯粹的为民办实事,更倾向于存在 “割韭菜” 的嫌疑。以下是具体分析:

从经济角度看:镇政府投入 650 万改造广场,却让业主用未来 30 年停车场收益买单,按每年收益 30 万计算,总计 900 万,而镇国控集团每年仅返还业主 10 万,这对业主来说经济上明显吃亏,收益与付出严重不对等,业主失去了对停车场收益的自主支配权,且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从程序合法性看:

侵犯业主物权:小区红线内商业广场的停车场属于业主共有,根据《民法典》规定,重大财产处分需双过半业主同意。但在现任业委会到期、新业委会未成立的情况下,镇政府强行推进改造,绕过业主决策,侵犯了业主的物权和自主决策权。

同意率存疑:社区声称 80% 业主同意改造,但仅征询了商铺和公寓业主意见,忽略了居民区业主,且在业委会换届未完成、电子投票系统登记卡壳一年的情况下,所谓的同意率缺乏公信力,存在代替业主签字画押的嫌疑,不能真实反映全体业主意愿。

混淆工程性质:将本应属于市政工程的雨污水改造费用 180 万混入小区改造费用,存在 “搭车收费” 问题,把财政负担转嫁给业主,增加了业主的经济负担。

如果我是业主,不会接受用 30 年收益权换短期改造。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在经济上对业主不利,而且程序不合法,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业主失去了对共有财产的有效管理和收益权,未来 30 年的不确定性较大,难以保证镇政府或其委托的管理方能够公正、合理地使用停车场收益并维护广场设施。此外,这种 “包办式” 改造破坏了基层治理的法治原则和民主程序,不利于小区的长期稳定发展。业主有权要求按照合法程序,在充分征求全体业主意见、明确改造方案和收益分配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商业广场的改造。

原文:公开征求洛社天奇城商业地块改造的意见书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