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设计效率提升20倍!山东建成国内家纺行业首个AIGC设计平台
发布时间:2025-03-25 13:39 浏览量:5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邀请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以优质轻纺产业供给,助推消费扩容提质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产业链,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请问,山东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轻工纺织行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晓: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行业生态格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贯彻“人工智能+”战略,按照“点线面”三维发力,重点推进智能技术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深度融合,推动轻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一是点上龙头企业示范有力。在“点”上,打造标杆企业形成示范效应。魏桥纺织智能车间,14台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重体力作业,承担起80%的重复性劳动。愉悦家纺建成国内家纺行业首个AIGC设计平台,上线运营两个月累计生成原创设计图案1.5万余张,12%进入企业选品流程,设计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0倍。
二是线上产业链条协同发力。“线”上,坚持链主领航,平台牵引,推动协同发展。作为链主企业,华泰纸业建设山东省造纸(新闻纸)产业大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撑,入选山东省首批优秀工业领域大模型服务平台、2024年度省级示范性“产业大脑”。迪尚集团搭建纺织服装垂直供应链平台,整合全球3000多名设计师,汇聚上下游数据,全流程全要素通过AI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条,实现了从设计图纸到批量成品的高效率转化。
三是面上产业集群领航聚力。“面”上,通过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提升整体竞争力。聊城候营棉服产业集群建设棉服产业大数据中心,搭建“DeepSeek+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原材料供应、生产进度、市场需求实时监测,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25%,企业平均库存成本降低15%,产品交付效率提升20%。
下一步,将以培育提升数字生产力为目标,依托“新轻纺 享生活”品牌活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轻工纺织行业的应用。一是加快建设细分领域大模型。坚持“一行业一模型”,在纺织服装等细分领域组织开展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打造特色适用大模型,逐步实现大模型全覆盖。二是加速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提升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赋能水平,梯次推进全省轻工纺织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三是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发动各级工信系统、行业协会等力量,通过组织数字化转型现场观摩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产业大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成功案例,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广提升行业认知度和参与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纺织行业是山东传统优势出口行业。请问,在助力企业出海方面,今年有哪些加力措施?
夏炳军:2024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额2106亿元,增长2.9%,是全国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主要地区之一。韩国、美国、东盟是山东纺织服装出口的前三大市场,2024年同比增长分别达2.3%、9.9%、16.3%,合计占45.2%。同期,山东纺织服装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市场的开拓速度也不断加快,2024年出口分别增长16.1%和15.2%。下一步,省商务厅将立足自身职能,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行动开拓纺织品出口市场。全年将组织企业参与370余场境外展洽活动,其中纺织服装类展会安排了28场,重点拓展南美、东欧、中亚等新兴市场。展位费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对重点展会的展位费等给予70%补贴,新市场展会补贴比例提升至80%,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同时相比以往年度,简化补贴申报流程,按季度直接发放至企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发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优势,将组织举办纺织服装类精准采购专场,支持企业将国际采购商请进来“面对面选品”。目前,第一季度的展会正在陆续筹备。在“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之外,还将释放驻外经贸代表处、海外商务中心、省内供应链头部企业、海外商协会伙伴等渠道潜力,提升海外市场能见度、辐射力。
二是组织搭建国际营销服务体系。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反映的出海难、渠道窄、品牌弱等堵点,省商务厅正加速搭建国际营销服务体系,聚焦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8个优势工业行业,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供应链头部企业组建山东外贸优品库,主动适应国际营销变革浪潮,实施“山东制造”整体国际营销,培育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国际采购商提供“厂家直采、行业认证、一站式采购”等综合服务,助力“山东制造”与海外客户双向直达、双向开发,实现“抱团出海”。同时,还将进一步深化“商务+金融”工作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三是支持跨境电商赋能纺织品出口。聚焦纺织服装等产业,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行动。根据各市发展基础,重点培育6大纺织服装跨境电商产业,依托产业带工作站和跨境电商对接活动构建全链条协同体系。同时,指导企业用好今年新建的100个公共海外仓,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纺织服装出口新增量。还将支持各地培育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平台,强化对链主平台和知名品牌的招引培育,并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完善孵化、外贸综合服务及招商推广等公共服务功能。此外,通过组建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培育商务人才培训中心等举措,构建专业化人才支撑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人民网记者:
劳动技能竞赛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带动职工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听说今年山东省总工会将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省轻工纺织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请问,这次竞赛有哪些具体内容?
刁维强:劳动和技能竞赛是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2025年,山东省总工会将积极构建以山东省职工“聚力强省建设·建功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劳动竞赛为引领,以“鲁兴杯”劳动竞赛、“鲁工杯”城市主导产业职业技能竞赛、“鲁新杯”全员创新竞赛、“鲁安杯”群众性安全生产竞赛为主体的“1+4”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具体到轻工纺织产业有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开展AI鲁锦设计、工艺美术创新设计、青年家居设计、创意食品焙烤、3D服装制版、互联网营销等6项山东省职工“聚力强省建设·建功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劳动竞赛,以及皮革加工、造纸质量管控、烟草购销、盐业质检、眼镜定配等15项左右省级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激发轻纺行业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为轻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技能和创新支撑。
二是围绕轻工纺织产业增能扩产、设备换新、生产换线、产品换代等项目建设,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效率、技术创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六个方面开展“鲁兴杯”劳动竞赛。通过竞赛促进世纪阳光纸业集团265万吨以纸代塑项目、南山集团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落地、早见效益。
三是在淄博、日照、德州、滨州等城市,开展陶瓷琉璃、茶叶、白酒、厨具等产业的“鲁工杯”城市主导产业职业技能竞赛,与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等开展合作,推动竞赛升级为全国比赛,促进山东职工与全国优秀职工同台竞技,激活轻纺行业广大职工学技练艺“一池春水”,更加有力有效服务城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培育一批轻纺行业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创效成果,择优推荐参加“鲁新杯”全员创新竞赛决赛。通过开展“鲁新杯”全员创新竞赛,全面点燃职工创新“强劲引擎”,不断拓展职工参与创新阵地。
五是深入开展以“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带病生产、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薄弱环节防管理松懈、查违规操作行为防违章作业”为主要内容的“鲁安杯”群众性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组织动员轻纺行业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深入排查事故风险隐患,助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