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曾曝光的“毒”床单!致癌物严重超标,家里还有的赶紧换掉

发布时间:2024-12-30 18:00  浏览量:27

文|娱栀

编辑|娱栀

本文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相关信源在文章结尾和文中截图

都说床是人生的三分之一,一张床、一床被子,承载着每个人的休息时光。

现代都市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睡眠质量,开始在床品上花心思,市面上的床上用品琳琅满目,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而随着网购平台的兴起,各类价格优惠的床品更是层出不穷。

人们往往追求性价比,便宜又好看的床上用品总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一些商家打着超低价清仓甩卖的旗号,推出各种价格诱人的产品。

但在这华丽的外表和实惠的价格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曾经有一位资深床品行业从业者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市面上流通的劣质床品,很多都来自黑作坊。

这些黑作坊昼伏夜出,专门生产廉价床品,再通过网络平台销售,2019年一场央视深度调查揭开了这些黑作坊的真实面目。

调查记者暗访发现,在某工业园区内,多个黑作坊日夜赶工,这些作坊里堆积如山的布料,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记者注意到工人们完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赤手空拳接触这些布料,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作坊生产的床品,月销量竟然高达数万件。

市场监管部门一位专家表示,近年来网售床品的不合格率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18%上升到现在的22.1%。

这个数据背后,是无数消费者的健康隐患,专家进一步解释,这些不合格产品大多来自无证黑作坊,他们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使用一些廉价的原材料。

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一款标价9.9元的儿童床品套装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这款产品月销量突破两万件,单月销售额超过60万元。

如此惊人的销量背后,竟然是一个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的黑作坊,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产品通过限时特价厂家直销等营销手段,轻易地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低价策略让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与此同时,产品质量却成了最大的隐患。

这些劣质床品为何如此畅销?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加工处理?

隐藏的健康杀手

在深入调查这些黑作坊后,专业检测机构对市面上流通的廉价床品进行了全面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超过四成的样品中检出了芳香胺类染料。

这种染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被列入禁用清单,而在我国的一些黑作坊中,却仍在大量使用。

家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张教授指出,芳香胺类染料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缓慢释放,这种物质通过皮肤接触或者呼吸道吸入后,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

一些使用了这类染料的床品,在清洗过程中还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据了解有些黑作坊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使用了含铅量超标的染料,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回避拍摄的小贩

除了芳香胺类染料,甲醛超标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为了使床品防皱、防缩水,一些黑作坊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含甲醛的整理剂。

欧盟REACH法规对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有着严格限制,含量不得超过75mg/kg。

而在这次检测中,部分劣质床品中的甲醛含量竟然超标近十倍,这些超标产品大多来自小作坊,他们为了追求效果,在加工过程中完全无视安全标准。

日本纺织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数据显示,长期接触这类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东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的一项为期五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使用不合格床品的调查对象中,有6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症状,其中有15%的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呼吸道刺激反应。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研究同样得出了令人担忧的结论,他们的研究表明,某些不合格床品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皮肤缓慢吸收。

这种潜移默化的危害特别值得重视,因为人们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的风险不容忽视。

调查发现一些使用劣质床品超过三年的用户,出现了持续性的皮肤问题和睡眠质量下降。

专家进一步解释,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刚开始使用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各种不适症状会逐渐显现。

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超标的芳香胺类染料,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发生异常变化。

这项研究追踪了500名志愿者,时间跨度达到8年,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不合格床品的群体,皮肤问题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2.8倍。

对儿童的危害更让人揪心,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对化学物质的敏感度更高,抵抗力也相对较弱。

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教授表示,近期医疗机构接诊的儿童皮肤过敏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劣质床品有关,一些孩子出现了持续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国际环保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经常使用一些廉价的、未经安全认证的染料和助剂。

这些物质不光对人体有害,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因使用不合格纺织品而导致的健康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随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被曝光,各国的监管部门开始加大对纺织品安全的管控力度。

加拿大卫生部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一些看似普通的床上用品,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这份长达200页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各类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其中包含了大量临床病例和实验数据。

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

加拿大卫生部的这份研究报告在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报告中详细记录的临床病例显示,不合格床品的危害已经从表层的皮肤问题,延伸到了更深层的健康隐患。

一位来自温哥华的患者在使用某品牌廉价床品两年后,出现了持续性的呼吸道症状,经过医生诊断,这与床品中的有害物质存在直接关联。

这类案例并非个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因使用不合格生活用品导致的慢性疾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其中纺织品安全问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专家解释,这是因为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间长、面积大,一旦存在质量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就会被放大。

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老年人、孕妇和婴幼儿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对有害物质的敏感度更高。

医学研究表明,这些人群使用不合格床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至5倍,一些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因床品质量问题就医的特殊人群数量明显增加。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除了床品,与之配套的毛巾、浴巾等日用纺织品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这些产品往往使用相同的原料和工艺,因此也可能含有相似的有害物质。

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劣质毛巾的有害物质含量甚至超过了床品,这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分辨这些劣质的床单呢?

面对这些健康隐患,选购合格的床上用品显得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床品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生产企业的产品。

这些企业通常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从材质选择来看,天然纤维的产品相对更安全。

棉、麻等天然面料不光触感好,而且化学添加剂较少,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天然面料,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当的染料或助剂,同样会带来健康隐患。

正规的销售渠道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型商场、品牌专卖店和正规电商平台通常会对入驻商家进行资质审查,产品也会经过质量把关。

选购时消费者还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国际通用的纺织品认证包括Oeko-Tex Standard 100、GOTS等,这些认证都有严格的检测标准。

国内的CQC认证、ISO9001认证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质量,价格不是选购的唯一标准,但也不能一味追求低价。

合格产品的生产成本、检测费用等都会反映在价格上,过分低廉的价格往往意味着在某些环节上做了妥协,这种妥协可能就是以产品质量为代价的。

结语:

每一件床上用品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承载着我们的休息与梦想,选择健康安全的床品,不但只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家人健康的守护。

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监管部门的努力,更需要消费者的明智选择,只有人人都重视产品质量,用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市场,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健康、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央视网所发布《在某知名电商平台销售 “小猪佩奇”伪劣儿童床品窝点被捣毁》

北青网所发布《马上停止用这种床单、凉席,致癌物超标、还会改变DNA!》

中国新闻网所发布《12种网售产品抽查不合格率为22.1%》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