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倒计时:欧空局探测器BepiColombo明年11月入轨水星

发布时间:2025-11-28 14:17  浏览量:2

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欧洲航天局(ESA)于 11 月 21 日发布博文,联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BepiColombo 水星探测任务在历经 7 年的星际巡航后,目前距离其最终目的地水星,仅剩最后一年的航程。

IT之家注:BepiColombo 水星探测任务由欧洲航天局(ESA)主导,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协同参与,旨在揭开太阳系中这颗最小且最神秘岩石行星的面纱。

该探测任务于 2018 年 10 月升空,在过去 7 年的星际旅程中,BepiColombo 号探测器曾一次掠过地球,两次掠过金星,六次掠过水星,利用其利用完成了多次复杂的轨道调整。

尽管核心科学阶段尚未启动,但科学家们已充分利用这段“漫长的旅途”,通过飞掠机会收集了大量珍贵的行星环境数据。

BepiColombo 在过去的六次水星飞掠中,成功捕捉并绘制了水星南半球低空的磁场分布图。水星虽小,却拥有独特的磁场,该磁场形成的“气泡”能偏转太阳风的猛烈轰击。

探测器记录的数据显示,受太阳活动强弱影响,这一保护性磁泡的大小与形状会发生动态变化。此外,任务团队还通过星载加速度计,将探测器在飞掠过程中感受到的引力牵引、热胀冷缩及机械振动转化为可听的音频,让公众得以“聆听”来自地球、金星与水星的太空“心跳”。

此前公众所见的数百张水星照片,大多出自水星传输模块(MTM)上的黑白监控摄像头(M-CAM)。这些被称为“太空自拍杆”的设备虽然分辨率仅为 1024x1024 像素,却依然清晰记录了水星表面的撞击坑与火山平原。

然而,真正的科学盛宴将在 2026 年 11 月探测器抵达水星后开启。届时,负责运输的 MTM 模块将与两大科学轨道器分离,原本受遮挡的高精度仪器将彻底解锁,从而实现从“低画质监控”到“全波段高清扫描”的质变。

任务进入轨道阶段后,欧空局的 MPO 轨道器与日空局的 Mio 轨道器将分头行动,这也是人类首次实现双航天器同时环绕水星探测。

MPO 将利用 X 射线、红外光谱仪及激光高度计(BELA),对水星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地形与成分测绘。更令人期待的是,MPO 将重点扫描水星极地的永久阴影撞击坑,以确证其中是否潜藏着水冰。

与此同时,Mio 轨道器将专注于探测水星周围的尘埃与钠分布,两者结合所得的数据,将为人类构建出一幅前所未有的水星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