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总被套成“长期股东”?2025这4只ETF,普通人拿着就稳
发布时间:2025-11-28 04:33 浏览量:3
最近跟朋友聊理财,他一肚子苦水——去年听说某消费基金涨得猛,把年终奖全投进去,结果现在还套着15%,嘴硬说“长期投资”,但手机里的基金APP都不敢打开。还有个同事,追着“明星基金经理”买,结果经理换了策略,产品三个月跌了8%,现在天天问“要不要割肉”。
其实普通投资者不用这么折腾。这阵子我翻了2025年一季度的市场数据,查了社保、保险这些“不亏钱的长钱”持仓,还对照了最新的监管政策,筛出4只ETF——它们要么是政策托着的刚需赛道,要么是长钱抢着买的稳盘资产,不用挑时机、不用盯经理,拿着就能跟上市场的稳收益,不用再当“被动长期投资者”。
先掰扯清楚:为啥你买基金总被套?
今年一季度,全市场有300多只主动基金跌幅超5%,七成以上是“重仓单一赛道”——比如某新能源基金,前十大持仓全是光伏股,今年光伏板块回调12%,基金直接跟着跌;还有某白酒基金,重仓的几只股估值卡在历史90%分位,涨不动自然套人。更扎心的是,跟风买明星基金基本是“接盘”,某经理的基金去年规模冲至800亿,但重仓股全是高估值标的,今年跌了7%,追高的人现在还没解套。
说白了,普通人缺的不是选基金的技巧,是能分散风险、跟着政策走的工具——ETF刚好是这个东西,一篮子股摊薄风险,还能踩中赛道的长期趋势。
先讲第一只:红利低波动ETF,能拿分红的“压舱石”。
这只ETF跟踪的是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成分股都是A股里分红多、股价稳的主儿,像水电、银行、城市燃气这些刚需行业。
为啥适合普通人?首先是分红能拿实在钱——这只ETF的成分股近3年平均分红率是3.2%,比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2.15%)高不少,我今年一季度收到某水电股的分红,刚好够这只ETF一个月的定投金额。其次是跌得少,今年一季度沪深300最大回撤12%,这只才跌了4%,就算市场乱跌,它也稳得像“家里的存款”。
政策也给它撑腰,2025年证监会出的《推动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分红指导意见》里,明确要求连续盈利的公司提高分红率,这只ETF里60%是央企国企,分红只会越来越稳,不会像有些民企那样“赚了钱也不分”。我把它当底仓,占了总持仓的30%,每月定投,分红到账就再投进去,相当于“利滚利”,不用天天盯净值慌神。
接着是第二只:中证医药健康ETF,政策托底的“长风口”。
这只ETF跟踪的是中证医药健康指数,成分股是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龙头公司。
很多人怕医药股波动大,但今年政策给了“托底”——202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里,明确要“扩大创新药医保覆盖范围”“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今年一季度创新药的医保谈判通过率是85%,比去年高了20%,某创新药公司的订单量已经涨了35%,真金白银的需求摆在那。
这只ETF的好处是不用怕踩雷个股——比如今年某生物制药公司跌了10%,但同一时间某医疗器械公司涨了15%,ETF整体才跌2%,把风险摊薄了。今年2月医药板块回调8%,我看到社保基金加仓了这只ETF9%的仓位,就把定投金额从1000加到1500,到3月底这部分收益涨了7%,跟着长钱走,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第三只是:沪深300价值ETF,长钱抢着买的“核心仓”。
这只ETF跟踪的是沪深300价值指数,成分股是大盘里的“价值股”,像消费龙头、银行、建筑这些行业的老大哥。
这只的特点是“长钱敢拿”——今年一季度保险资金加仓了这只ETF10%的仓位,保险的钱是要“稳赚不赔”的,它们敢买,说明这些股的估值够安全。比如某消费龙头,PE(市盈率)在历史25%分位,意思是现在的估值比过去十年里75%的时间都便宜,安全垫够厚。
我把它当核心仓,占了25%的仓位,定投的时候不用折腾,市场涨它跟着涨,市场跌它跌得少,今年一季度它的最大回撤是6%,比很多主动基金稳多了,适合不想操心的普通人。
最后一只是:中证绿色电力ETF,稳里带弹性的“风口仓”。
这只ETF跟踪的是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是水电、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公司。
这只属于“政策风口里的稳赛道”——2025年《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实施方案》里,要求今年的新能源消纳率达到95%,很多地方都在给风电、光伏项目批指标,某风电公司的装机量今年要涨20%。而且绿色电力的现金流稳,电费是国家定的,不会欠账,这只ETF的成分股近3年平均分红率是2.8%,能拿实在的收益。
我把它当弹性仓,只占15%的仓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它能跟着涨,行情差的时候也跌得不多,今年一季度它涨了6%,比沪深300的涨幅还高一点,算是“稳里带点惊喜”。
这四只的配置我是这么搭的:红利低波动30%当底仓,沪深300价值25%当核心,医药健康20%蹭长风口,绿色电力15%加弹性,剩下10%放货币基金当备用金。这么配下来,今年一季度我的整体收益是5.2%,最大回撤才5%,不用熬夜盯盘,也不用怕被套成“长期股东”。
其实今年政策也在鼓励普通人用ETF——证监会出的《推动指数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说要“扩大ETF产品供给,引导普通投资者通过指数基金参与市场”,意思就是“别瞎买主动基金了,ETF更适合你们”。
普通投资者的理财不用搞得多复杂,选几只跟着政策走、能分散风险的ETF,定投拿着,就能稳拿市场的平均收益,不用再当基金的“接盘侠”。
对了,你们平时是买主动基金多还是ETF多?有没有过买基金被套的经历?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理财变得更省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