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各中小学开始冬季“运动模式”
发布时间:2025-11-26 04:28 浏览量:1
晨光穿透薄雾,11月25日,韵律明快的音乐响彻校园,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各班级的学生如溪流般汇入运动场,踏着统一节拍开始了每日的跑操。这支蜿蜒行进的长队步伐整齐,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氤氲成一片暖意,成为寒冬校园里最具活力的风景。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我们及时将足球、篮球等技能练习转为慢跑、跳绳等舒缓项目。”该学校体育教师赵凯注视着匀速跑动的队伍介绍。在他身后,不同年级的学生正以差异节奏开展锻炼:一、二年级的孩童小步慢跑,三、四年级保持匀速,五、六年级则适当提速,每个方阵前后保持着科学的安全间距。这种分层锻炼模式既规避了冬季剧烈运动的风险,又确保了每日锻炼时长与质量。
在该学校操场东侧,五年级学生张梦洁和同学们正在进行她最喜爱的跳绳项目。“天冷穿得厚,调整后的运动既安全又暖和!”张梦洁说道。而在市第八中学的田径场上,韵律操、绳操与体能操正同步展开。学生们在明快旋律中舒展肢体,绳操的灵动与体能操的精准相映成趣,师生共练的身影在冬日阳光下构筑出温暖画面。“这套韵律操是我们体育老师编排的,动作有趣,音乐好听,深受大家喜爱。在冬天里坚持做课间操,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上课更有精神。”市第八中学学生尹燕然说。
这场贯穿全市中小学的体育模式转型,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智慧。面对零下气温,石嘴山市教育系统没有简单取消户外活动,而是通过科学研判,将国家推行的冬季长跑政策与地域气候特点创造性结合。各校在保留每天锻炼时长的硬性要求的同时,着力开发适合冬季的体育课程体系——从激烈对抗转向耐力培养,从技能训练转为体质锤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寒冷不再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阻碍。
“低强度、分层次的锻炼既能适应严寒气候,又能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市第二十一小学副校长李燕告诉记者,调整后的课程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今在石嘴山市第七小学,伴着定制音乐完成的半小时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孩子们期待的快乐时光。
随着课间音乐渐弱,学生们有序返回教室,操场重归宁静。但改变的种子已然播下——石嘴山市用它的实践证明:当教育者用智慧化解季节难题,用坚守呵护成长轨迹,即便在最凛冽的寒冬,青春的热力也永远不会缺席。
记者:兰建勇 见习记者:孔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