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亏了3500:刚进场就被套,等回本再卖真的对吗?
发布时间:2025-11-24 13:20 浏览量:2
10月底兴冲冲买基金,11月就亏了3500——这事儿像极了新手开车:刚拿到驾照就上高速,一脚油门踩下去,直接撞进了坑里。这人说“等回本再卖”,看着是“止损”,实则是把自己钉在“亏钱的钉子”上:基金不是“存款”,越等可能亏越多。
先说说这“3500的亏”:不是市场坑你,是你进场就踩了雷
这人的操作,是新手买基金的“标准错误套餐”:
错在“急着进场”:啥都不懂就砸钱
刚听说“基金能赚钱”,连“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有啥区别”都不知道,就把钱砸进去——这像“没学过游泳就跳河”,不呛水才怪。他买的基金,大概率是“追热点买的”:10月底某板块涨了,他听人说“这基金好”,转头就买,结果热点一过,基金直接跌成狗。
我表妹去年也这么干:听同事说“新能源基金涨疯了”,把攒的2万块全买了,结果现在亏了6000,天天问我“啥时候能涨回来”。我说:“你买的时候,新能源已经涨了半年,你是去接盘的。”
错在“没做配置”: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
他说“各只基金都被套住了”——说明他买的基金全是“同类型”:要么全是新能源,要么全是科技。市场一跌,所有基金一起跌,想躲都躲不开。
正常的基金配置,得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比如一半买宽基指数(沪深300),一半买消费、医药这类“刚需基金”——宽基跌了,消费可能涨;消费跌了,医药可能稳。但他把钱全砸在“热门板块”,相当于“把鸡蛋全放一个漏了的篮子里”,不碎才怪。
“等回本再卖”:是自我安慰,还是越陷越深的坑?
他说“现在卖出太亏,等回本再卖”——这话是新手的“心理安慰剂”,但基金市场里,“等回本”往往是“越等越亏”。
先算笔账:“等回本”要等多久?
假设他买的基金亏了20%,要涨25%才能回本;要是亏了30%,得涨43%才能回本。A股里,一个板块涨43%,可能要等1年、2年,甚至更久——这期间,他的钱被“锁在亏的基金里”,既赚不到别的钱,还可能越亏越多。
我朋友买的某互联网基金,2021年亏了30%,说“等回本再卖”,结果现在亏了50%,回本要涨100%——他现在一提这基金就拍大腿:“当初割肉亏30%,现在亏50%,更卖不掉了。”
“等回本”的本质:是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基金跌了,“卖”是“承认亏了”,“等”是“假装没亏”——但钱是真金白银没了,假装没用。比如他亏了3500,现在卖,亏的是“已经没了的3500”;要是接着等,可能亏5000、6000,到时候更舍不得卖。
这像“你买了个坏苹果,舍不得扔,放着等它变好——结果苹果烂得更厉害,最后只能扔,还沾一手烂汁”。
现在该咋做?别等回本,先做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先“体检”你的基金——是“垃圾”就割肉
基金被套了,先别想“啥时候回本”,先看这基金“值不值得留”:
• 看基金经理:要是经理换了,或者经理“从业不到3年、年化收益不到10%”,这基金大概率是“垃圾”——比如某基金经理,去年刚上任,今年就把基金亏了30%,留着干啥?
• 看板块前景:要是买的是“过气板块”(比如前几年的P2P基金),或者“炒概念的板块”(比如元宇宙),这板块根本没未来,基金涨不回来——割肉是“及时止损”,不是“认输”。
要是基金是“宽基指数”(沪深300)或者“消费、医药”,那可以留;要是是“垃圾基金”,赶紧割肉——留着只会亏更多。
第二件事:重新做配置——把钱分成“三部分”
割肉(或留着好基金)后,钱要分成“三部分”买,别再乱砸:
1. 60%买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这是“地基”,买的是整个中国市场,只要经济向上,它早晚涨回来;
2. 30%买刚需板块:消费、医药——人得吃饭、看病,这些板块再跌也有底;
3. 10%买“小赌怡情”的基金:比如你看好的科技、新能源,但只能投10%——赚了是惊喜,亏了也不伤筋动骨。
我现在就是这么配的:60%买沪深300,30%买消费基金,10%买AI基金——AI基金跌了,沪深300和消费能稳;沪深300跌了,消费和AI可能涨,从来没出现过“全亏”的情况。
新手买基金,必须记住这3条“保命规矩”
规矩一:先学“刹车”,再学“油门”
买基金前,先花3天时间搞懂“三个问题”:
• 这基金买的是啥板块?(比如沪深300是买全市场,新能源是买电动车)
• 这板块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比如某板块市盈率是历史最高,别买)
• 这基金经理靠谱吗?(查他的从业年限、过往业绩)
搞懂这三个问题,再买基金——别像“没学刹车就开车”,一脚油门撞进坑里。
规矩二:用“闲钱”买,别把吃饭钱砸进去
这人亏了3500“很打击”——说明这钱是“他急用的钱”:可能是房租钱、生活费。用“急用的钱”买基金,相当于“拿命赌钱”,跌了就崩溃。
买基金的钱,得是“3年不用的闲钱”:比如你攒的旅游基金,或者年终奖——这钱跌了,你不用急着卖,能熬到涨回来;就算亏了,也不影响生活。
规矩三:“止盈不止损”是错的——垃圾基金必须止损
很多人说“基金要长期持有,止盈不止损”——这是“半句话”:好基金要长期持有,垃圾基金必须止损。
比如你买的沪深300,跌了20%,可以拿着,因为它早晚涨回来;但你买的“炒概念的基金”,跌了20%,必须止损——它可能永远涨不回来。
最后想说:基金不是“存款”,别指望“稳赚不赔”
这人说“希望能尽快回温”——但基金不是“开水”,凉了就能加热。市场涨涨跌跌是常态,新手买基金,先别想“赚多少钱”,先想“少亏多少钱”。
“等回本再卖”,是把自己绑在“亏钱的船上”;及时止损、重新配置,才是“把船开回岸边”。基金这东西,赚的是“认知的钱”:你懂它,它给你赚钱;你不懂它,它把你当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