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没上场,女排输了球,背后是战术和人之间的拉扯

发布时间:2025-11-22 09:14  浏览量:1

在2024年世锦赛上,中国女排与法国队交手,结果以1比3失利,未能晋级八强,这个结局让人感到意外,毕竟法国队实力不算突出,更引人关注的是,名单公布时,主教练赵勇没有带上朱婷,而是将2号球衣交给庄宇珊,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热议,球迷们并非单纯抱怨输球,而是觉得缺少了朱婷,整支队伍像失去了核心。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XG3MEH6

教练组打算调整战术,原本主攻需要负责六轮一传,现在改成四轮,想让主攻集中精力进攻,少参与防守。这个思路听上去不错,年轻队员可以多打一些进攻机会,可到了世锦赛赛场,对手一施压,替补接一传的球员就显得手忙脚乱,传球不到位,主攻只能勉强处理调整攻。结果整个打法越打越乱,得分也越来越困难,这不是哪个球员技术不行,而是整个体系没有配合到位。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XJWPHuT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没有人能像朱婷那样扛住压力,她在欧冠半决赛独自拿下21分,带领球队获胜,相比之下,庄宇珊20次扣球只成功3次,吴梦洁虽然得到13分,但被对手的高拦网压制,副攻手跟不上节奏,二传手的传球也经常失误,只要对手封死四号位,中国队就找不到办法,没有一个能突破防线的球员,全队只能依赖运气。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XL3PFom

有人说朱婷是老将,应该把位置让给年轻人,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关键是她不只是个名字,她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陈忠和称她为百年一遇的选手,郎平也说她执行力强,这些评价不是随便说的,是实实在在的,她这次不上场,不是因为伤还没好,而是教练组想用年轻队员来练兵,可世锦赛不是热身赛,压力大强度高,拿新人当主力,等于把未来的希望押在现在,风险真的很大。

庄宇珊穿着2号球衣,这不仅仅是位置上的变动,更意味着战术核心换了人,但问题在于她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比如队里没有给她安排轮休计划,也没有让另一个主攻手和她分担进攻点,她一个人顶在前面,既要负责进攻又要参与防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技术动作也跟着变形,这不是她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整个团队的支持体系没有跟上。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XMn2jXd

现在的排球打法,既要速度也要高度,中国队想走小快灵路线,可欧美队员普遍个子高,拦网位置高、进攻出手点也高,朱婷的身高和力量成了她的天然优势,她往场上一站,对手就不得不重点防她,这样队友就能获得更多空间,吴梦洁跑动积极,但关键时候对抗还是差一点,选点稍慢球就容易飞,这主要因为经验还不足,需要时间积累。

选人这件事不是简单二选一,不是说老队员必须退下,新队员必须顶上去,关键是要让每个人的角色能够配合起来,朱婷就算不打满整场,只要她在场上,就能吸引对方拦网的注意,给二传手提供更多传球选择,帮助全队稳住节奏,如果完全不用高个子球员,那就得找其他方式弥补,比如找一个既高又有爆发力的副攻手,但现在的队伍里,还没有人能替代这个作用,这不是某个人的失误,而是整个战术结构缺了一部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XQ7h0Fl

二传传球速度偏慢,路线也不够准,这些都能靠多练习来改进,副攻在拦网时预判不足,脚下移动也慢,通过看录像回放也能慢慢调整,打欧美队伍的时候,不能光依赖一名主攻强行进攻,得把边线强攻和后排突破结合起来,形成两个得分点同时打开,现在全队总盯着一个位置打,对手一布置防线就没办法,这不是临场发挥的问题,而是赛前战术安排不够充分。

说实话,教练组想要培养新人这个想法我能够理解,不过世锦赛这样的大赛还是得先稳住成绩,朱婷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她确实是现在最可靠的选择,不用朱婷上场不等于放弃原有打法,而是还没找到新旧队员顺利交接的办法,队伍换人其实没那么简单,需要把整个战术体系重新搭建起来,现在看来这套体系还没完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