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排“小国家队”班底争金!决赛25-15、25-13山东,发扣拦强
发布时间:2025-11-20 20:31 浏览量:1
江苏女排在澳门把决赛打成3-0的示范课,第二局还在一个发球轮里连拿11分,冠军没有任何悬念
这支被称作“小国家队”的江苏,把发、扣、拦串成一条线,整场比赛像是在执行一张事先写好的剧本
时间定格在2025年11月19日,地点是澳门威尼斯人综艺馆
全运会女排成年组最后一个比赛日,两队全主力对上全主力
江苏这边,张常宁和吴梦洁担纲主攻,副攻杨佳、万梓玥,中间点稳健,龚翔宇接应,二传刁琳宇,自由人倪非凡,基本是国字号的配置
对面的山东并不示弱,王梦洁镇守后排,副攻杨涵玉、郭慧珍,接应孙杰,主攻杜青青、车文涵,二传解盛钰,队伍年龄结构成熟,攻防均衡,凭这个阵容一路闯进决赛,已是队史首次
开局没有谁胆怯
山东的第一分来自杜青青的发球直得,随后还一度4比3领先
江苏很快用进攻节奏把比分拉回,两边短兵相接,界内界外都不拖泥带水
从张常宁的第一轮发球开始,比赛重心就彻底偏向江苏
那几次重发把山东一传扯散,防反被江苏正确读到,比分从8比4开始滑向一边
吴梦洁在四号位的节奏明显提速,直线、斜线交替出手,山东的拦网摸不到节拍,首局25比15结束,气势倾斜
第二局的看点是应对
山东先顶住,甚至在8比7时反超,队伍的组织没有乱,副攻前快和后排过渡都打了出来
江苏叫了暂停,调整发接发站位,随后进入张常宁的发球轮,连续精准发力,每一球都逼向山东薄弱点,队友拦网节奏就位,反击基本不浪费
一轮发球打出11比0,这不是偶然而是部署被执行到位
这一拨过去,比分被拉到江苏完全可控的区间,25比13再下一城,第二局实际在中段就决定了
第三局更像是一场心理战
两队拉锯至13比13,山东还在通过跑位寻找节奏,江苏把风险降到了最低,给吴梦洁和龚翔宇的高质量球没断过
刁琳宇的传配避免了重复线路,副攻快球穿插,让山东拦网顾此失彼
关键三分来自拦防和反击的连续处理,防起、调整传、再扣,细节打满
第三局打到13比13时,江苏用拦防反击拉开,胜负盖棺
25比16定格
江苏以3比0夺冠,九战全胜,队史第二冠,连续三届进决赛
胜利背后的解释,教练给得很直接
江苏主帅施海荣说,山东是传统强队,赛前在战术上做了详细部署,比赛中在发接发环节抑制住了对方
这句话对上了场面的直观感受:发球给对方一传上强度,拦网就能更精准地起跳,后排防守也更有预判,所有环节像齿轮咬合
队长龚翔宇的复盘也简洁,比赛在发球带动拦防方面做得比较好,贯彻了教练的部署
这是一场系统的胜利
张常宁的发球不是单靠力量,而是落点和旋转在逼迫接应转身、主攻让位,迫使对方二传用高球处理,江苏拦网就能提前到位
吴梦洁的进攻强度和落点变化,让山东防线的第一反应经常晚半拍
刁琳宇把传球节奏控制在队友舒适区,尤其是反击中的二次球选择,几乎没有犹豫
一支队伍能把发、拦、防穿成一条线,背后是漫长而枯燥的训练
这样的组合拳,放到任何一个高强度淘汰赛,都是硬通货
山东的价值不该被0比3遮住
队史首次打进全运会决赛,而且时隔60年重回领奖台,这是基础建设和长期投入的结果
王梦洁的救球覆盖面依然是亮点,杨涵玉的快攻和拦网判断也给江苏制造过麻烦,杜青青在关键轮的发球有威胁
问题也很清楚:当对手发球目标精准、频率高时,一传结构容易被打散,二传就不得不放慢,主攻在高球对抗里效率下滑
山东的历史性突破是真实的,但想再进一步,首先得顶住一传的风暴
真正的难题在这儿:高强度发接发对抗下,接应、主攻、自由人三点分担如何重新分配,后排进攻是否要进入常备方案,二传在受限条件下的创造力够不够
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的,但至少方向清晰
如果把此次决赛放在更长的时间轴上看,意义更完整
江苏上一次全运夺冠是2017年,从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的“黄金三角”,到如今新老衔接完成,赢法变了,底色没变
2021年江苏拿到亚军,此次再进决赛并登顶,说明周期内的更替跑通了
青训是关键词
成年组夺冠,U18拿到冠军,U20斩获铜牌,说明从苗子到成材这条线不是口号
青训的价值是摆在成绩表上的,不是宣传片里的口号
赛会制度也重要
十五运会女排成年组先分组单循环,每组前四进淘汰赛,之后单败定名次,决赛五局三胜
这样的安排要求队伍在连续高强度里保持体能与执行力,江苏九场全胜,证明了稳定性
晋级之路上,小组赛六战全胜仅失一局,淘汰赛3比0辽宁、3比0福建,节奏清楚
山东这边,半决赛3比0上海,是硬仗硬拿
季军赛同日结束,福建3比2逆转上海,单局比分29比27、28比26、15比25、17比25、18比16,过程跌宕
福建主帅沈泽的总结很到位:开局执行到位,连赢两局后心态波动致场面失控,好在第五局赛点顶住了压力
舆论场里难免有噪音
关于决赛个别球员受伤和半决赛判罚争议的网络传言,暂无球队或官方证实,相关平台也未见权威复核公告,信息需谨慎对待
这样的提醒并不扫兴,反而是对赛场与球员的一点基本尊重
从技术趋势看,这场决赛可能会成为联赛和各省队训练的参考
这届全运会给出的模板很清楚:发球先手、拦防落位、反击提速,把“发扣拦”做成体系,不是口号而是流程
这会直接影响训练科目,比如对发球质量与落点的要求,对拦网预判与移动的细化,对反击中二传的二次球选择与节奏研究
未来的看点排得上日程
11月20日整天,江苏的夺冠报道和队伍的采访会陆续放出;
11月21日,官方技术统计报告将公布,能从数据维度印证场上所见;
11月22日前后,各队进入休整期,转会和留洋动态会有定论
龚翔宇赛后将开启留洋之旅,这样的决定有望带动更多国内球员去高水平联赛历练
对女排项目来说,热度会上去,参与者更愿意投入,良性循环才刚开始
强队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发球抢到先手,拦防落到点上,反击不浪费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江苏把难事做成了日常
山东找到门槛,接下来要学会跨过去
有了这场决赛作参照,之后赛季的每一次交手都会更有料
- 上一篇:恭喜!吴梦洁接替龚翔宇,成江苏女排新任队长
- 下一篇:射手座12月运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