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女排收官战,江苏女排3-0夺冠,出现3个赢家,并有4个输家
发布时间:2025-11-20 19:17 浏览量:1
江苏女排在决赛里3-0横扫山东,整届赛事9战全胜只丢1局,吴梦洁独取28分当选决赛MVP;
山东队拿到队史60年来全运会最佳的银牌,福建队逆转夺铜终结38年奖牌荒,四冠得主天津只排第五,成最大意外
晚场开哨,局面几乎从第一球就写明了结局
25-15、25-13、25-16,比分像三记干脆利落的落地球
你能感到江苏队那种“不拖泥带水”的气质——防起、传稳、两翼开花,节奏被她们牢牢攥在手里
吴梦洁手感热到发烫,37次强攻拿下23分,加上拦网和发球一共28分,成功率63.9%,这就是决赛强点应有的压制力
龚翔宇稳稳托着串联和一传,老将的气场在关键回合让全队心跳放缓半拍
施海荣一句话点题:“我们在战术上准备得很细,整体发挥比较完整”
把时间往前拨一点,江苏今年其实早把底子打好了
三月,她们就靠全华班拿了联赛冠军,到了全运会,规则不许外援,江苏的体系优势被彻底放大
这支队的可怕不只在技术环节,更在“传承”二字
老中青三条线并驾齐驱,张常宁、龚翔宇的经验还在,进攻的指挥棒悄悄交到了吴梦洁这代人手里
说句实在话,冠军可以偶尔靠爆发,但能在不同舞台上都赢得这么干净,靠的是底层建设和青训的耐心
如果要列本届最大的赢家,第一自然是江苏
她们用两冠连线了一条清晰的球队成长曲线:不怕阵容起伏,因为体系足够稳
第二个赢家是山东
很多人赛前并不把她们当成“头牌”,可她们打着打着就站到了镁光灯下
小组第一、3-0击败上海闯进决赛,最后收下银牌,这块银牌的分量,不止是奖牌本身,更是一次“自证”
你看她们的精神面貌,敢打、敢追、敢拼,这些东西不是战术板上画出来的,是一分分磨出来的
第三个赢家是福建
她们的剧情更像一部逆袭片:小组赛交给山东首败,1/4决赛又亲手把卫冕冠军天津拉下马,最后在季军战里18-16赢下决胜局,上海还错过了3个赛点
当沈泽说“
关键赛点队员们顶住了压力
”时,你能想象那几球到底有多咬牙
庄宇珊整场65扣24中,外加拦发,一人砍下27分,年轻队伍就该这样,把可能性拉到极限
福建这枚铜牌,终结了漫长的奖牌荒,也让新赛季她们的自信回到体内
当然,竞技场上总有人欢喜有人失落
天津的第五,无缘四强,是这一页上最刺眼的一笔
可以说有伤病,可以说状态起伏,但连四强都摸不到,肯定不是天津自己想要的答案
更让人心里咯噔的是,球迷讨论的“后备人才断层”,一次失利把老问题照得更亮
真正的强队,不能只靠“曾经的成绩单”吃饭,得有新鲜的血一点点把队伍抬起来
上海这次也闷
两输山东,先掉了小组头名,后错过决赛机会,半决赛比分比小组赛还糟,说明对手的升级你没跟上
上海原本被看作格局的搅动者,可当对面“变硬”,你就得有更硬的办法
辽宁的第八,是一段难写的成绩
阵容有名将,教练席也不寒酸,可小组赛一路磕磕绊绊,最后才惊险进前八,最终成绩更是刷新了1997年以来的最差
北京拿到第七,进八算完成底线,但面对山东那场,20分都费劲
过去一个赛季外援选择不顺,联赛就一路下滑,这次无外援的全运舞台,反倒暴露出“内核”还不够硬
这一点,提醒了不止一家队伍
也别漏掉河南这条支线
小组赛连斩五场,还零封过天津,最后排位赛和天津打到2-3才撒手,第六名虽可惜,却让我们看见国内格局真的在松动
当更多省队开始重视梯队、重视细节,所谓“强弱版图”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悬念
更衣室门口,话题总在流转
有人关心丁霞会不会退,外界也在猜王媛媛是否要去海外闯荡,这类消息目前都没官宣,还是等等更确定的信息
对于球员的下一步,尊重本人的选择与球队的节奏,是我们该有的耐心
回到赛场,声音最统一的一句话其实很朴素——
“强队的底气,不是靠外援临时加分,而是靠梯队和体系的长期主义”
江苏这次把“长期主义”四个字写得很清楚;
山东和福建用突破告诉大家,努力不是无声无息,它会在某场关键球上突然开花
而天津、上海、辽宁、北京的这次波折,也未必是坏事,疼过一次,往往才知道要补哪里
接下来几天,基本节奏可想而知:各队会发布赛后总结,几位出彩球员的大图和专访会刷屏,天津大概率也会谈谈后备与调整
我更关心的是另一问:当热闹散去,训练馆里的灯再一次亮起来,谁能把日常做得更好
因为冠军写在颁奖台上,但根子,永远长在每一个看不见的平日里
这届全运会女排,留下的不是一个冠军的名字,而是一套可参考的路线图
如果你认真去看,答案其实很简单:把时间留给年轻人,把耐心留给自己,把尊重留给对手
当这些都稳住,下一次哨响,你就更不怕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