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散户被套哭!上汽、传音、招商公路,为啥成A股“跌王”?

发布时间:2025-11-21 13:25  浏览量:1

2025年的A股市场,上演了一出令人费解的“业绩与股价背离”大戏:一边是上汽集团销量重返冠军、传音控股稳居细分龙头、招商公路手握稳定现金流的亮眼业绩;另一边却是三只股票年内跌幅名列前茅,上汽集团跌超25%、传音控股近30%、招商公路连遭7连阴,19万散户深陷其中直呼“亏麻了”。

这种“绩优股不涨反跌”的反常现象,不是单一企业的问题,而是A股市场估值逻辑、行业周期与资金偏好共同作用的缩影。很多股民可能踩过其中的坑,也有人疑惑:为什么赚钱的公司,股票却让投资者亏钱?这三只股票的下跌背后,藏着普通投资者必须看懂的市场密码。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vGd80aoAr

一、上汽集团:跌幅25.6%的冠军之殇,19万散户守着绩优股却被套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哥”,上汽集团2025年的表现堪称“冰火两重天”:业绩报表全线飘红,股价却创下沪深300标的股跌幅第一,让19万持股散户欲哭无泪。

先看这份亮眼的业绩成绩单:2025年三季报显示,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4689.9亿元,归母净利润81.01亿元,扣非净利润71.2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79%,基本每股收益0.706元。销量方面更是强势回归,10月份销售整车45.4万辆,同比增长13%,1-10月累计批售364.7万辆,终端零售383.4万辆,稳稳领跑行业,还实现了年内月销量“十连涨”。

细分领域同样亮点纷呈:自主品牌累计销售235万辆,同比增长28.3%;新能源车卖出129万辆,同比增长42.5%;海外市场更是表现抢眼,累计销售86.2万辆,旗下MG品牌在欧洲累计交付25万辆,同比增长超20%,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

但就是这样一份“闭眼吹”的业绩,却没能挽救持续下跌的股价。截至2025年11月18日,上汽集团股价从年初的20.67元跌至15.38元,跌幅高达25.6%,几乎创下A股2025年沪深300标的股跌幅纪录。从8月25日的20元到11月4日的不足16元,短短两个多月跌超20%,直接回到半年前水平。

股价下跌的同时,股东人数却在逆势增加,从6月份的16万猛增至19万,不少散户抱着“绩优股抄底”的心态入场,结果越套越深。股吧里满是无奈的声音:“业绩这么好,股价却跌跌不休,这是在开玩笑吗?”“19万散户集体站岗,啥时候才能解套?”“销量冠军又怎样,赚钱的公司不赚股价的钱”。

深究背后原因,三点核心顾虑让市场用脚投票。首先是盈利质量的隐忧,虽然净利润同比增幅惊人,但主要源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实际盈利能力并不突出。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毛利率常年低于10%,2025年三季度不到9%,净利率不足3%,而比亚迪毛利率能达到20%左右,净利率约5%,差距十分明显。这背后是上汽仍依赖燃油车和合资品牌支撑规模,燃油车业务的低毛利率拉低了整体盈利水平,新能源转型虽有进展,但核心品牌智己的销量贡献有限。

其次是筹码结构与资金偏好的错位。自2023年以来,上汽集团股东人数长期维持在15万-22万户之间,筹码高度分散,十大流通股东多为国有资本和长期机构,交易活跃度低。当前资本市场更偏爱高成长、高弹性的新能源标的,而上汽“传统车企”的标签、庞大的体量和偏低的增速,很难吸引短期资金关注,形成了“销量涨、股价跌”的怪圈。

最后是激进扩张带来的短期压力。为了在智能汽车时代抢占先机,上汽开启了“自主造魂”的布局:全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间接持股国产GPU独角兽沐曦集成电路,战略投资地平线等芯片企业,构建从算力芯片到智能硬件的技术闭环。但这些布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仅沐曦IPO拟融资额就达到上汽三季度单季净利润的三成左右,短期会加剧现金流压力,市场对其投资回报周期产生担忧,进而选择观望。

二、传音控股:“非洲手机之王”跌近30%,连续六季净利下滑的困境

如果说上汽是“业绩好股价差”,那么传音控股则是“绩优光环褪色”的典型。这家常年占据非洲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企业,2025年内股价累计跌幅达29.89%,从9月25日的高点104.9元/股跌至11月20日的61.35元/股,不到两个月跌去近38%,总市值缩水至706亿元。

股价下跌的背后,是持续承压的业绩。2025年前三季度,传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495.43亿元,同比下降3.33%;归母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下降44.97%,近乎腰斩;扣非净利润17.31亿元,同比下降46.71%,降幅超过归母净利润,显示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正在快速削弱。更严峻的是,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传音控股已连续六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负增长。

即便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22.60%的同比增长,也没能扭转利润下滑的局面,归母净利润仍同比下降11.06%,呈现明显的“增收不增利”态势。公司解释称,业绩变化主要受产品上市节奏、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长江证券的分析报告则指出,存储价格自2025年二季度末持续上涨,对传音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压制。

2025年前三季度,传音控股的销售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1.59%下降至19.47%,盈利能力的下滑直接引发了资金出逃。前10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7亿元,股价累计下跌13.63%;融资余额累计减少6767.79万元,融券余量也在持续减少。机构持仓同样大幅撤退,截至9月末,持仓机构数量从二季度末的762家锐减至153家,减少609家;持仓数量从9.41亿股降至8.28亿股,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也纷纷实施减持。

雪上加霜的是,控股股东也在大规模减持。9月12日,传音控股公告称,控股股东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拟询价转让2280.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转让价格较当日收盘价存在约5.27%的折让,转让总金额约达21.41亿元。尽管公司在11月12日宣布拟赴港上市,试图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竞争力,但这一消息并未提振市场信心,股价当日仍下跌2.29%。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以前觉得传音是非洲市场的霸主,没想到业绩下滑这么快”“连续六个季度净利润负增长,这绩优股的帽子该摘了吧”“存储涨价+市场竞争,传音的日子不好过了”“控股股东减持,机构跑路,散户谁敢接盘?”。有行业观察者补充道:“非洲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米、OPPO等品牌都在加大布局,传音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而供应链成本上涨又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股价下跌是必然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传音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消费电子行业整体承压的缩影。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换机周期延长,市场增量有限,头部企业纷纷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传音想要扭转颓势,不仅需要应对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还需要在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

三、招商公路:7连阴的“稳赚股”,为何成了散户的“亏钱坑”

与上汽、传音不同,招商公路是A股市场公认的“绩优蓝筹”“现金牛”企业,手握全国大量优质公路资产,营收稳定、分红慷慨,却在2025年遭遇了诡异的下跌行情,一度上演“7连阴”,让重仓的散户叫苦不迭。

股吧里,股民的抱怨声此起彼伏:“招商公路这是怎么了?连续七天下跌,真的无药可救了吗?”“本来以为买公路股稳赚不赔,结果亏了五千多,后悔10.5元没卖”“按理说利空已经落地,怎么还在跌?”。从股价表现来看,招商公路的下跌虽没有上汽、传音那么猛烈,但持续性强,让投资者的信心备受打击。

作为高速公路行业的龙头企业,招商公路的基本面其实并未出现根本性恶化。公司拥有丰富的公路资产储备,覆盖全国多个经济发达地区,通行费收入稳定,是典型的“躺着赚钱”的企业。而且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分红比例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按理说应该是避险资金的首选。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只“稳赚股”会沦为“亏钱坑”?首先是行业估值的整体下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市场担忧长期来看会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尽管目前这种影响还不明显,但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已经发生变化,提前反映了未来的预期。加上高速公路行业属于传统基建,增长空间有限,难以吸引追求高成长的资金关注,估值水平持续走低。

其次是资金面的压力。2025年A股市场整体流动性偏紧,资金更倾向于流向科技、新能源等热门赛道,传统蓝筹股受到冷落。招商公路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股票,自然也被资金边缘化,缺乏资金的推动,股价只能随波逐流。

再者是市场情绪的传导。在A股市场,“追涨杀跌”是常见的现象,当招商公路出现连续下跌后,部分散户出于恐慌情绪选择割肉离场,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而机构投资者为了追求短期收益,也纷纷减持传统蓝筹股,转向更具弹性的标的,形成了恶性循环。

网友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能源汽车对公路的影响被夸大了,毕竟货车还是燃油车为主,通行费收入不会大幅下降”“招商公路的分红还是很可观的,长期持有应该没问题,短期下跌只是情绪波动”“现在市场太浮躁了,没人愿意耐心持有蓝筹股,都想赚快钱”。有行业分析师表示:“招商公路的价值并未改变,短期下跌更多是市场情绪和资金偏好导致的,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当前股价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但对于短期投机者来说,确实需要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公路的下跌也反映了A股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散户占比过高,市场情绪容易被短期波动影响,导致优质蓝筹股的价值被低估。对于招商公路这样的企业来说,想要摆脱股价低迷的困境,不仅需要维持稳定的业绩和分红,还需要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价值。

四、绩优股集体下跌背后:A股市场的三大底层逻辑变迁

上汽集团、传音控股、招商公路这三只绩优股的集体下跌,不是偶然现象,而是2025年A股市场底层逻辑变迁的必然结果。透过这些案例,我们能看清当前市场的三大核心变化,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1. 估值逻辑从“看业绩”转向“看成长”

过去,A股市场往往“业绩为王”,只要公司盈利稳定、分红慷慨,就能获得较高的估值。但现在,市场的估值逻辑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从“看业绩”转向“看成长”。资金不再满足于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而是追求更高的增长速度和想象空间。

上汽集团虽然业绩亮眼,但增速较慢,且新能源转型的成色不足,缺乏高成长的故事;传音控股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成长预期降温;招商公路作为传统基建企业,几乎没有成长空间。这三只股票之所以不被市场看好,核心就是缺乏足够的成长预期,难以吸引资金的关注。

网友们对此深有体会:“现在的市场,只要公司有成长故事,哪怕暂时不赚钱也能涨;反之,就算业绩再好,没成长也没人要”“以前买绩优股放心,现在不行了,必须看行业有没有前景”“A股已经进入‘成长股为王’的时代,传统绩优股的光环已经褪去”。

2. 资金偏好向“高弹性赛道”集中

2025年的A股市场,资金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大量资金涌向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这些赛道具有高弹性、高成长的特点,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传统行业的绩优股则受到资金的冷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上汽集团属于传统汽车行业,虽然在向新能源转型,但仍带有浓厚的传统车企标签;传音控股属于消费电子行业,增长空间有限;招商公路属于传统基建行业,缺乏弹性。这些行业都不是当前市场的热门赛道,自然难以获得资金的青睐。

有投资者吐槽:“现在的市场太极端了,资金都往热门赛道挤,传统绩优股根本没人理”“买对赛道就能赚钱,买错了哪怕公司再好也没用”“A股已经变成了‘赛道市’,选股不如选赛道”。

3. 投资者结构变化加剧市场分化

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的占比逐渐提高,但散户仍然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投资者更注重长期价值和行业趋势,而散户则更倾向于短期投机和追涨杀跌。

这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市场的分化。热门赛道受到机构和散户的共同追捧,股价一路上涨;而传统绩优股则被机构减持,散户恐慌割肉,股价持续下跌。上汽集团的筹码分散、传音控股的机构出逃、招商公路的散户割肉,都是这种分化的具体体现。

网友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现在的A股,机构和散户的审美越来越不一样,机构抱团热门赛道,散户只能在传统股里挣扎”“投资者结构变了,市场的玩法也变了,不适应就要亏钱”“散户想要赚钱,要么跟着机构买热门赛道,要么耐心持有被低估的绩优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跟风”。

结语:绩优股不涨反跌,散户该如何破局?

2025年A股市场,上汽集团、传音控股、招商公路这三只绩优股的集体下跌,给所有投资者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市场逻辑快速变迁的时代,“绩优”不再是股价上涨的绝对保证,只有看懂市场的底层变化,才能在投资中占据主动。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想要破局,首先要转变投资观念,不能再单纯依赖业绩指标选股,而是要结合行业趋势、成长预期和资金偏好进行综合判断。其次要认清自身定位,如果是短期投机者,就要紧跟市场热点和资金流向,避开缺乏弹性的传统绩优股;如果是长期投资者,就要忽略短期的股价波动,聚焦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优质蓝筹股被低估时大胆布局。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理性和耐心。A股市场虽然充满了短期的情绪波动和投机氛围,但长期来看,价值终将回归。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转型、传音控股的市场拓展、招商公路的稳定分红,都蕴含着长期的投资价值。那些能够耐得住寂寞、守住优质资产的投资者,最终大概率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三只绩优股的下跌,也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随着市场估值逻辑的不断完善、投资者结构的持续优化,优质企业的价值终将得到合理的体现。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其抱怨市场的不公,不如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适应市场的变化。毕竟,在投资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化,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就像网友所说:“市场永远在变,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学习,看清趋势,理性投资”。愿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在A股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逻辑,避开陷阱,收获成长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