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排赢了,山东队懵了,三个人改写了排球剧本

发布时间:2025-11-20 14:13  浏览量:3

全运会决赛江苏队对阵山东队的比赛里,江苏队连赢三局,没让对手拿下一局,比赛结束得很快,观众还没看过瘾,比分就已经定格了,吴梦洁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她扣球三十七次,命中二十三个,效率非常高,不过很多人只关注她得分多,却忽略了她其实是在带动整个队伍的节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QfLqfcwQ

吴梦洁打球不光靠力气,她扣球会找角度,能骗过拦网队员,不是只会往对方手上硬砸,这种打法改变了主攻必须当重炮的老观念,国家队以前选主攻总爱挑个子高、力量大的类型,现在看到吴梦洁的表现,就知道技术全面才更重要,去年世联赛中国主攻面对欧美高拦网经常打不顺,吴梦洁却能稳住阵脚,这说明亚洲球员也能用头脑和细节取胜。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QfMpwsMi

教练施海荣不只在场边喊加油,他在比赛前就看出山东队有两个薄弱环节,一个是车文涵接一传的能力,另一个是杨涵玉打快攻的节奏,比赛中他让队员专门发球找车文涵,结果山东队一传阵型很快就乱了,接着他又指挥全队集中拦网,封住杨涵玉最擅长的三号位快攻,这种战术在国际比赛中也常见,意大利对波兰、中国对韩国都采用过类似方法,施海荣用得更加细致,说明国内教练也开始注重精准打击对手的弱点。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QfNhMdKS

张常宁得分不多,作用却比谁都关键,她的发球不追求直接拿分,专门瞄准山东队一传最薄弱的位置打,整场比赛山东队一传到位率还不到四成,全是因为她持续施压造成的局面,这不是偶然,是她看准了对方站位,刻意让对手接不好球,过去老队员上场是为了稳定发挥,现在张常宁是靠经验打乱对方节奏,有点像魏秋月那样掌控比赛,但她的方式更干脆,光靠发球就能搅乱对手的整体战术。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QfOmhShP

这三个人其实是互相配合的,施海荣先想好怎么打,张常宁负责搅乱对方的节奏,吴梦洁再趁着混乱高效得分,少了谁都不行,没有张常宁的发球,吴梦洁就要面对整齐的拦网,没有施海荣的安排,张常宁发球也找不准目标,这就是团队打球的方式,不是一个人能扛起来的。

现在已经有球队开始学习这种打法,浙江队今年刚进中超联赛,就在练习双点打击和核心发球轮战术,想要复制江苏队的组合策略,能不能成功还不好说,但这说明大家看到了这种打法的可能性,排球比赛不能只依靠明星球员取胜,要靠团队配合、战术布置,还有每个队员的位置意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QfPgpbwc

这次全运会还暴露了一个问题,山东队的杨涵玉和车文涵都经常入选国家队,可她们在决赛里被对手完全限制住了,这说明国家队平时的训练可能太注重个人技术,没有把一传和副攻之间的配合练得扎实,江苏队能够取胜,不只是依靠技术,更因为整个球队的战术体系更加完整。

说到底,排球比赛越来越像下棋,你不能光靠力气大或者手感好,需要提前布局,找到对手的弱点,再安排合适的人去突破,吴梦洁是尖刀,施海荣是那只手,张常宁就像一阵风,风把对手吹乱,手把刀递出去,刀一落下,比赛就结束,这种打法以后可能会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