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11月17日下午,女排传来朱婷、张常宁、吴梦洁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5-11-18 08:45 浏览量:1
那个球,传到二传手张梓涵手里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的手都在抖。
对面站着的,是上海女排。但她眼里看到的,全是网这边自己队友的身影,那个几乎是全世界排球运动员仰望的存在——朱婷。
她的任务只有一个,把球,舒舒服服地喂到朱婷手上。让朱婷起跳,扣球,得分。就这么简单,也这么难。
比赛一开打,张梓涵就感觉不对劲。上海队根本没怎么去拦朱婷,她们的球,像长了眼睛一样,全都冲着河南队的一传队员飞。
球接得磕磕绊绊,到了张梓涵这里,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让她每次传球都像在走钢丝。
她脑子里绷着一根弦。高了!这个球传高了!她眼睁睁看着朱婷为了够到这个球,起跳的节奏都乱了,最后只能勉强把球推过网。
低了!这个球又低了!朱婷几乎要弯下腰来将就她的传球。世界第一主攻,在她这里,打得无比憋屈。
她不敢看教练的脸,也不敢去看朱婷的表情。场馆里的加油声那么大,她却感觉空气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上海队的球员很放松。她们似乎早就看穿了,只要把河南队的二传搞乱,朱婷就等于被废了一半武功。她们就在网前等着,等着张梓涵传出一个不到位的球,然后几个人一起跳起来,形成一堵墙。
朱婷的重扣,一次又一次,被这堵墙硬生生按了回来。球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音,也砸在了张梓涵的心里。
其实,不是没有过机会。第二局,河南队一度把比分追到只差一分。那一阵,张梓涵好像找到了点感觉,一个漂亮的传球,朱婷打出了一个钉地板的直线。
全场都沸腾了。可那只是幻觉。你可能不知道,给顶级攻手传球,那个最佳击球点的窗口,可能只有零点几秒。对一个顶着巨大压力的年轻二传来说,次次精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上海队很快叫了暂停,回来之后,她们的发球更刁钻了。张梓涵的节奏,彻底乱了。她脑子里一片空白,战术,线路,全都忘了,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把球给朱婷。
这恰恰是对手最想看到的。当所有人都知道你要把球给谁时,这个人就成了最明显的目标。朱婷,就这样被自己的战术给“锁”死了。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0比3。刺眼的比分,宣告了河南队的出局。
张梓涵站在原地,眼泪掉了下来。是她,搞砸了一切。是她,让朱婷拼尽全力却无处发力。
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抬起头,看到了朱婷。朱婷脸上没有一点责怪,反而把她拉过来,抱在怀里,像一个大姐姐一样,轻轻拍着她的背。
这个拥抱,被无数人称赞。人们都说,朱婷有大将风度。
可就在同一天,另一块场地上,江苏队3比0轻松拿下了辽宁队。张常宁、龚翔宇这些国手,配合默契,进攻点多得让对手防不胜防。她们的强大,是一个整体,一个流畅运转的体系。
一场是巨星的独木难支,一场是团队的行云流水。对比实在太过残忍。
朱婷的那个拥抱,安慰了年轻的队友,但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排球这个绝对的集体项目里,一个人的强大,终究是有限的。
最强的矛,也需要一个能把它递到合适位置的手。如果手在抖,那再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对手的盾。
这场球输了,责任到底在谁?是压力下失常的年轻二传,还是从一开始就过分依赖朱婷的整个队伍?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