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也无解!江苏女排3-0横扫河南,三局不让上20分,显霸主本色
发布时间:2025-11-15 00:27 浏览量:1
第三局河南主动让朱婷下场休息,江苏以25-18、25-16、25-17收官,比分压到了20分线以下
这是一场小组头名之争,时间是2025年11月14日,地点在全运会女排赛场,江苏此前4胜0负,河南5胜0负,双方都没输过球,但结局很快清楚了,分差和用人选择,把赛场气压压低到只剩战术与执行
比赛一开始,江苏选择直接动刀子
发球不是求稳,而是冲着河南的一传去
张常宁和吴梦洁轮番发球,节奏紧,落点刁,让河南几次起球都没有舒服的二传节奏,首局25-18,比分不算极端,但过程在江苏的轨道上
强队的样子,不是每个球都轰出来,而是每个环节都让对手喘不上气
这场就是这个路数
第二局看上去有点波折
河南开了个4-0,朱婷在网口成功拦了龚翔宇和吴梦洁,江苏叫了暂停
回来不追求快,而是把一传和防守的节奏重新搭好,把比分拉回到4平,再慢慢磨到15平
随后江苏把速度提起来,跑位更快,四号位的处理更果断,25-16拿下
比分翻转那一刻,现场的声音不高,但方向已经换了
第三局的关键不是分差,是选择
河南先换下韩雯雅,试图稳住一传
朱婷轮到后排时也被换下休息,能看到教练组的判断是把体能和风险留给淘汰赛
江苏不客气,把分差扩到9-4,局面就定了
河南为淘汰赛做取舍,江苏把当下的每一分都兑现成结果
赛后,江苏以5胜0负锁定A组第一,河南5胜1负排在第二,八强席位明确
这个排序很关键,意味着后面交叉淘汰的路径对江苏更友好
施海荣的复盘很直接,河南队很强,江苏赢在拦防到位,并针对高点攻手调整了打法
这句话说的其实是方法论,不是情绪
张常宁说,江苏准备充分,场上遇到困难坚定信念,珍惜和队友在场上的每一分
细节能支撑这句话,比如第二局从4-0到4平,没有追求一拍即合,而是用一传和二次球的质量把对方拦防的节奏拆散
龚翔宇的感受也指向同一个点,所有队员都在全力以赴,这场的凝聚力非常棒
这些话并不花哨,但和场上的节奏呼应
焦帅的解释也没有回避,队伍与对手有差距,队员已拼尽全力,换下朱婷是为了保存实力,备战后续淘汰赛
这个决策会引来讨论,尤其是在焦点战里,但从赛事结构看能理解
全运会小组赛是单循环,前四晋级八强,淘汰赛是单场交叉,保人保体能是很现实的考虑
这场球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提示
当对手拥有顶级核心时,能否用发球和拦防把对方的体系拆分,比单点的对轰更有效
江苏把这个模板做得干净
发球的方向和力度明确冲击河南一传,拦防的站位针对高点攻手调整,进攻端不依赖某个点,张常宁、吴梦洁、龚翔宇都能在不同轮次拿分,团队的结构稳定
团队排球的价值,在这里不需要口号,比分已经说明
有两个真实的问题留在赛后
单核心的队伍,在淘汰赛的高强度交叉里能撑多久,关键分谁来分担压力
这不是对某个球员的不信任,而是对整体框架的追问
另一个问题是河南的一传能在两天内修补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给二传留出更好的判断窗口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会决定接下来比赛的走向
场上细节还有几处值得记下来
首局河南的一传被江苏持续冲击,导致二传多次只能用高点平拉吊找回攻手,效率偏低
第二局的反扑是靠拦网起势,但江苏在追平后把节奏拿回,说明在波动里队伍的组织稳定
第三局的换人是一个信号,河南将赢球的筹码放到淘汰赛,这也会影响对手的备战策略
一个队伍的选择,不只是当下的应变,也是对未来路径的下注
数据对这场球的轮廓补了一笔
江苏小组赛五连胜,且未丢一局,河南遭遇首败,但依旧位列A组第二
天津4胜1负在后,形势明朗
这组的格局因为一场3-0变得更清楚,江苏成为夺冠最大热门,河南需要在阵容搭配上更快调整
历史里的参照也在提醒,强势取胜和爆冷的意义不同,江苏的胜利属于实力的兑现,而不是偶然
节奏不会停
11月15日13点,江苏还要打天津,公众在意的是能否延续全胜零丢局的走势
当天和次日,A组北京与云南、B组辽宁与广东的比赛将决定最后两个八强名额
11月16日至17日,八强对阵公布,河南的首个对手及调整会受到关注
这不是把话说满的时刻,而是看谁能把训练和选择在两天里变成比赛里的执行
这场比赛也许会被记作一个分界
它让人再次看到一个现实,国内女排的整体化打法在往前走,单核带队在强强对话中需要更多支点
强队的底色,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光亮,而是全队把每一个环节设成门槛
这是江苏给出的答案,也是对对手的提醒
施海荣的复盘与队员的感受指向同一个结论,细节决定走远与否
发球、拦防、接应、四号位,环环相扣,一旦某环失守,比分就会顺势滑落
焦帅的选择也在提醒观众,淘汰赛才是决胜场,保存朱婷体能不是退缩,是一次策略
这场球不是终点,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结论很朴素:江苏拿到A组第一,河南排在第二,3-0既是比分,也是打法的证明
接下来的每一步,仍要靠细节和选择把路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