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爆雷!总部解散!曾有300家门市,5000名出资人近10亿被套
发布时间:2025-11-14 15:31 浏览量:1
总部解散、人去楼空、提现卡死,号称拥有上市与国资背景的“青云租”,把近10亿元资金困在系统里
从九月底提现开始卡壳,到十一月十二日武汉办公地空无一人,时间线清清楚楚却无人给出可执行的解释
这家平台把自己包装成“手机租赁头部”,线下说有三百家门店,线上写着覆盖两百多个城市、累计服务超一百万人,还把“港股00328.HK旗下品牌、国资参股”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青云租自称全国三百家门店、覆盖两百余城、累计服务超一百万用户
投资逻辑并不复杂,平台招募社会资金,资金折算成不同型号的苹果手机,再由平台统一出租,投资者吃租金差
宣传册标注最高年化可达16.8%,以iPhone 16 Pro Max为例,采购价按9760元计算,四个月出租回款10306元,说是能回本
回看之下,许多投资者意识到,这种以最高年化16.8%吸引资金的模式对持续现金流依赖极高,一旦放缓就会失速
真实的损失数字摆在台面上
宁波的董先生把66台苹果手机放上去,总额五十六万多元,提现仅到手二十三万五千多,九月二十八日之后一直显示审核中
孙先生投了111台,本金九十六万多,系统显示应收租金一百零一万多,到账只有三十多万,约七十万悬在“审核中”
四川的陈先生先试水三台,随后从三月到十月把九百余台、七百六十多万元的手机寄往公司云仓,九月底也断了回款
浙江的何女士说先少量投放,年底开始加码,总投入约三千台、三千多万元
九月中下旬开始,提现失败、员工欠薪、网络辟谣再转维权,信号密集出现
传播路径几乎清一色是熟人带熟人
武汉的余婷在朋友劝说下于一月投了九万元,确实拿到一万多收益后逐步加码,到九月累计超三十五万元,最后一次投入不久就发现提现卡住
上市与国资光环叠加熟人背书,是这场风险迅速扩散的关键引擎
员工的处境更显离奇
多位入职不久的员工反映薪资被拖,公司还以保岗位为由要求自购苹果手机,否则加班,甚至有人抵押房产后被套一百三十多万元
多地员工称被要求自购苹果手机保住岗位,有人抵押房产后被套一百三十多万元
一位自称“青云租维权”的员工在社交平台留下整句表态
“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这句话的真假需要调查去回答,但它折射出员工群体的普遍情绪
十月十三日,投资人赶到武汉问询,公司人员先说上市审计导致账户限额,让等几天再恢复;
几天后改口称投资方撤资,需要时间协调,承诺十月二十日后可提现,最终未兑现
十月二十六日,部分投资者在派出所报案,收到的回复是经济纠纷可走民事诉讼
警方明确表示案件仍在摸排,尚未正式立案与定性
这家平台的主体公司是武汉青青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二零二零年四月
公开股权信息显示,第一大股东为深圳爱高创科控股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为中汇之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对外显示为国有企业
爱高集团在八月二十二日公告称,通过全资子公司把对深圳爱高创科的持股提升至51%,青云租由此并入集团体系
中汇之家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九月底才被拉进来当小股东,没有参与管理,现在最紧要的是报案并追查货物流向
更让人困惑的是实物层面的疑点
多名投资者与内部员工根据后台数据粗略统计称,系统内有十一万余台手机在租赁和流转,成本金额超过十二亿元
进一步分析订单信息,他们说发现大量手机的去向集中在河南焦作和沁阳两个乡村,且有手机序列号重复、多个订单共用同一物流单号、甚至没有物流单号的情况,深圳云仓在近段时间也突然关闭
关于十一万余台手机的集中流向、序列号重复与物流号共用等情况,来源于投资者和员工提供的材料,真实性有待权威调查核验
当收益表格一片绿油油时,很多人不会去追问手机究竟租给了谁
直到系统弹出“审核中”,直到电话无人接听
十一月十日,记者多次拨打武汉青青时代电话无人接听;
十一月十二日,武汉的办公地点已经清空,走廊里只剩拖着行李的外地投资者和几位前员工在等一个说法
与此同时,第一大股东深圳爱高创科控股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连续的异常状态再次刺激了公众的神经
从电话打不通到办公室清空,再到股东经营异常,时间和空间的快速坍塌让维权者无处着力
有两个问题绕不过去
谁在验证这类租赁型投资的底层交易与货物流向,谁在为宣传中的高收益做事前的风险披露?
真正该问的是,谁来验证这类租赁型投资的真实交易与货物流向
如果核验机制缺位,“上市加国资”的标签就会变成某种情绪安慰剂,把理性判断推到一边
对平台而言,哪怕模式并非恶意设计,也经不起资金端和业务端任何一侧的剧烈波动
这起事件也许会改变行业的获客逻辑
以高年化吸引非专业投资者,再通过大规模招商与熟人裂变扩散,速度极快,但一旦风险显形,传导同样迅速
合规的租赁企业恐怕也要更主动地公开底层资产、合同与真实交易数据,让可核验成为基本能力,而不是危机到来时的补课
对每一位普通参与者来说,身份证号能查到的股东不代表能看见的现金流,门店数量、海报背景、上市代码这些外观信息,永远替代不了对业务闭环的核对
武汉警方表示仍在汇总多地线索,尚未裁定由哪个机关主办
这意味着走向还有变数
若不能构成刑事,市场监管与民事诉讼会成为下一步出口;
若定性为刑事,资产追缴、货物追踪与责任认定将有清晰流程
有关方面的每一次权威通报,都是打消恐慌与纠偏舆论的关键节点
这场风波的终点,也许不在于追回多少手机,而在于补上那道最该有的核验与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