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纯粮酒时,导购员问“送礼还是自饮”,别口无遮拦,小心被套路

发布时间:2025-10-31 10:10  浏览量:2

上周陪朋友去小区烟酒店买酒,导购员一句 “送礼还是自饮” 刚出口,朋友脱口说 “自饮”,结果被推荐了瓶 68 块的 “特供酒”。回家开瓶一股刺鼻味,第二天头疼得直骂娘 —— 这坑,咱中年酒友没少踩吧?

其实 “送礼还是自饮” 就是导购的 “套路开关”,看似贴心,实则在给你贴标签下套。他们摸准了中年人的心理:送礼要 “有排面”,自饮图 “便宜省事”,正好借机推两类酒:包装比酒贵的 “溢价货”,或是喝着辣喉的 “串酒”,本质都是利用信息差割韭菜。

我见过更夸张的:有酒友说 “送礼兼自饮”,导购直接拿了瓶三百多的 “贴牌酒”,说 “包装够档次,自己喝也不心疼”。

后来他查了下,这酒基酒成本才二十多,全靠纸盒和丝带撑场面。更坑的是自饮推荐,导购常说 “反正自己喝,没必要买贵的”,实则推的是 “固液法” 酒,含食用酒精却标 “纯粮酿造”。

真想避开套路,得跳出 “用途陷阱”,只认酒的本质。就像我最近帮老伙计找的一款浓香酒南池翠N9,压根不用纠结送礼还是自饮。

它产自四川邛崃,那地方是全国 80% 基酒的源头,北纬 30° 的崖谷气候特别养酒,1988 年的老酒厂藏在山坳里,早年专给一二线大牌供基酒。

最实在的是这酒厂 “只会酿酒不会营销”,以前埋头守着 168 口老窖池,看着别人拿自己的基酒装瓶卖高价,直到老客催着才推出自有品牌。

用冰川矿泉水加五种粮食固态发酵,基酒在地窖存够 9 年,再兑 15 年老酒调味。128 块一瓶的价格,口感却跟三四百的大牌没差:入口绵柔,粮香和窖香混得匀净,喝完杯底还留着余甜。

现在这酒在网上特受欢迎,三大主流平台的旗舰店全是老客回购,有邛崃本地酒友说 “从小喝他家基酒长大,现在整箱囤着给老爸当口粮”。支持这种老国货酒厂,比买虚头巴脑的贴牌酒踏实多了,毕竟咱喝的是酒,不是包装和广告。

给大伙分享 3 个网上少见的鉴酒硬技巧,比问导购靠谱十倍:

1、查 “原酒产能公示”:正规纯粮酒厂会在官网挂出年原酒产量,比如年产 5000 吨以上的才敢长期存酒;贴牌厂只会吹 “窖藏十年”,问产能就支支吾吾。

2、问 “勾调比例”:别光听 “陈酿”,追问 “基酒占比多少?加了几年的老酒?” 敢说 “100% 固态基酒 + 8 年以上陈酒勾调” 的,大概率是好货;含糊说 “传统工艺” 的要当心。

3、冷杯测香法:把酒杯放冰箱冷藏 10 分钟,纯粮酒倒进去香气慢慢散开,先粮香后窖香;酒精酒一倒就刺鼻,香气散得特别快。

中年喝酒,早过了看包装、听噱头的年纪。不管送礼还是自饮,核心就一条:原料是粮食和水,工艺扎实,口感顺喉,醒酒快。那些只会问 “送礼还是自饮” 的导购,本质是不想让你关注酒本身。

与其被套路牵着走,不如认准老厂底蕴、纯粮工艺,实在拿不准就去正规平台找口碑酒。支持那些 “只会酿酒不会营销” 的老国货,既喝到了好品质,也是在守护咱自己的白酒文化 —— 这才是囤酒最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