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回归女排,定局已成,郎平官宣,首次回应,新目标揭晓
发布时间:2025-10-30 08:52 浏览量:2
郎平明确表示已从教练岗位退役,不再回归中国女排执教,她将以排球推广大使的新身份继续出现在赛场之外
那天夜里,很多人又翻出2016年里约的那场决胜,灯光映在屏幕上,熟悉的背影一站就是力量
可现实是,2025年8月31日,中国女排在世锦赛1/8决赛1比3不敌法国,止步16强,情绪像潮水一样涌来,大家又把“郎导回归”的念头抛向空中
为什么总是想起她?
因为我们把“稳”这件事,几乎和郎平画了等号
其实,线索早在更早的时间就写明了
2021年东京奥运会小组未出线后,她在9月1日宣布离任主教练,那一刻很多人没反应过来:真正的告别,可能是一种悄悄的退场
她用了“退役”两个字,给执教生涯画上句号,这不是暂别,是松开哨子的最后一次
最新的转折,发生在今年秋天
9月10日,郎平在小红书官宣入驻,写下自己已放下排球工作、正享受生活,IP 显示在美国,她还点赞了网友“不要再回来执教”的留言
一个点赞,胜过很多解释
那不是漠然,是清醒
很快,她从美国返国,面对镜头再次明确:从教练岗位退役,转型做排球推广大使
这句话像把天平拨正
回不回归,不再是悬念,答案就是——不回
不回教练席,不代表离开球场的呼吸
她的新目标很实在:走到人群里,让更多人摸到排球的温度
10月29日,“郎平杯”气排球联赛在珠海凤凰中学举办,郎平以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等身份为冠军队颁奖,并鼓励大家把拼搏精神带进生活
颁奖台上,她笑着拍肩、说加油,像过去排兵布阵时一样稳,只是场景换成了学校的操场
她以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的身份站在颁奖台上,像教练一样稳
我在现场视频里留了好久,听到她讲“全民健身”的时候心里有一点被戳中
告别不等于离开,她只是换了一条路继续爱排球
这句话放在她身上很合适,尤其在这个节点,中国女排进入新周期,队伍在世界女排联赛的分站赛以9胜3负、积24分排第5,跻身总决赛,比赛里打了12场,出现5场五局大战,赢了其中4场,硬仗硬扛
年轻队伍在12场里打了5场五局大战,赢下其中4场,硬度在长
个体的亮点也不缺
吴梦洁以230分位居最佳得分榜次席,扣球得分204分、扣球成功率45.03%登顶最佳扣球榜;
庄宇珊205分排得分榜第4,扣球成功率38.31%居第4,同时69次一传到位、24分拦网都在榜上;
张籽萱以372次到位传球高居二传榜首
这些数字不是冷冰冰的,它们意味着有人在把“敢打敢拼”重新练成肌肉记忆
龚翔宇114次成功救球、王媛媛30次拦网得分、吴梦洁12次发球得分,都是队伍的底色
当然,路不会平滑
北京站2胜2负的起伏、在罗兹总决赛面对东道主波兰时的压力,都像一道道台阶
主教练赵勇在总决赛前说,“对手更强,我们会珍惜每一场比赛机会,全力以赴做好准备”
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不只是安慰,是现实的作业
他需要时间,让年轻人从“会打”走向“会赢”,而不是指望某个人的回归就能解决全部问题
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的回归上,总有点像把球一股脑儿传给主攻,容易被对方读懂
我更愿意把郎平的转身,理解为一次更大的传球
体育的世界里,这样的“退而不休”并不少见
李宁在1988年退役后,转身做品牌、投身体操推广,几十年把一个名字做成产业,也把体操带进更多孩子的生活
姚明接棒中国篮协,推进职业化改革,尽管国家队成绩未如人意,但联赛的体制、裁判体系、视频回放中心等,一步步做实
从李宁到姚明,高手退场后转身去搭更大的台,这也是一种赢
郎平今天做的事情,恰好也在这个轨迹上:她去让更多人爱排球,把一项运动的“看的人”变成“上手的人”
有人问,那我们还会再在赛场边看到她吗?
我倾向于说,不要用“教练席”去框住她
也许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校操场见到她时眼睛会亮,这才是长线的爆点
想象一下一个周末的社区运动会,网子拉好,球飞起来,她走到边上,轻轻扶正一个小朋友的手型,说一句“好球”
这类微小的场景,能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
这几年,我们在成绩起落里学会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再伟大的教练也会有告别,再热烈的拥抱也要学会放手
郎平选择“退役”,是对自己,也对队伍的一次清晰边界
年轻人要在强敌面前把身子站稳,把节奏打出来,数据会长在他们自己身上,经验也是
而她,会在更广阔的看台上见证这一切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人话
郎导,谢谢您
您把一代人的自信和韧性,压进了每一次起跳与防守里
我们不必再把希望只放在“是否回归”的问题上
更该把注意力放回球本身:基础、训练、联赛、青训、社会参与
这些才是中国女排接下来的胜负手
当某一天我们在总决赛的赛点上冷静处理每一拍
当一个新主攻能在高压下连得三分
你会发现
郎平的名字仍在场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我们打完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