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又赢了?十年前被嘲笑的黄金“被套”,如今已成最赚资产
发布时间:2025-10-17 10:31 浏览量:5
2013 年香港尖沙咀金店,张秀虹把给儿子买房的 27 万砸进黄金 —— 这幕成了 “中国大妈疯狂抢金” 的注脚。《华尔街日报》造 “dama” 一词调侃,没人料到这群被笑 “不懂投资” 的人,会在十二年后翻盘。2025 年 10 月,足金首饰价冲破 1190 元 / 克,较她当年 296 元 / 克的入手价翻近 3 倍。时间,才是资产最好的试金石。
从 “套牢 6 年” 到 “盈利百万”。
2013 年,塞浦路斯央行抛金引发暴跌,华尔街做空,中国大妈两周砸 1000 亿扫走 300 吨黄金。但金价随后跌至 2015 年的 235 元 / 克,张秀虹把金币锁进抽屉。质疑声四起:“被割韭菜了”“不如买房”。
转折在时代缝隙中酝酿:2020 年疫情推金价至 386 元 / 克;2024 年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全球央行增持,2025 年金价站上 3500 美元 / 盎司高位。上海吴英子 2013 年花 10 多万买的金饰,如今市值超 30 万,“当初笑我的人,现在来问我买金条”。
大妈的 “胜利”,从不是靠运气
一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本质。股市震荡、数字货币暴雷时,黄金成 “避风港”。2025 年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印证其 “终极货币” 属性。
二是长期持有的定力。仅 30% 的大妈熬过 2019 年前的低谷,那些 “解套就卖” 的人错失翻倍收益。黄金从不是短期投机品,而是资产 “压舱石”。
三是对真实价值的认知。大妈不懂 K 线,却知 “黄金能换钱”。看得见的黄金,在黑天鹅年代给了最踏实的安全感。
普通人该学的 3 个投资真相
❶ 选对品种比时机重要:金饰含工费、变现折价,金条、黄金 ETF 更划算,2025 年某黄金 ETF 涨幅超 30%。
❷ 配置而非赌徒心态:张秀虹全仓黄金虽盈利但风险大,黄金占比建议 10%-15%。
❸ 拒绝短期焦虑:黄金非暴富工具,2025 年 8 月曾单日跌 33 元,但十年年均收益远超理财。
穿越周期的勇气最值钱
张秀虹打开抽屉,金币依旧发亮。从被套到盈利百万,藏着真理:靠谱的投资,是选对穿越周期的资产,然后沉住气。
嘲笑大妈的人忘了:投资本质不是预测点位,是守住价值。当年轻人追新奇理财时,大妈们用十年证明:时间会给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