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孕妇动车上发作,羊水打湿床单!卧铺车厢产下6斤多重男婴……

发布时间:2025-10-14 19:04  浏览量:2

“乘务员快来,有孕妇要生了......”2025年10月13日凌晨3:50左右,在石家庄开往贵阳北的D939动车14号车厢里,传来一名乘客的呼救,此时,列车正好抵达长沙站,客运车间值班干部覃君、值班员张靖、黄峰等工作人员马上赶到,此时28岁孕妇刘玉(化名)腹痛难忍,羊水打湿了衣裤和床单,她们一边通知长沙120急救中心,一边在卧铺车厢铺上干净的床单协助分娩,很快,一名男婴自然分娩,随后120赶到,经消毒、断脐、保暖、处理胎盘后,众人合力将母婴抬至救护车旁,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产科,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母子平安。

“刘玉是初产妇,但孕期未规律产检,到了孕9个多月接近预产期时,独自乘坐动车回贵州老家,准备在老家生孩子坐月子,没想到上车后不久就见红、出现宫缩,5个小时后羊水破了,孩子在高铁上出生了。”据长沙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李名花介绍,所幸在爱心乘客、动车组乘务人员、120急救中心人员的齐心协助下,分娩顺利,母子平安。入院后经过检查,产妇仅有会阴轻度裂伤,其他情况良好,出生的男婴体重达3080克,哭声宏亮,因院外分娩,属于高危儿,已转新生儿科进一步观察。

“虽然经过紧急救助,母婴最终平安,但过程中的紧张与风险,也为所有孕晚期准妈妈敲响了警钟——孕晚期不建议长距离出行,而定期产检则是避免意外的关键防线。”李名花提醒。

为何“孕晚期”与“长途出行”是危险组合?李名花指出,孕晚期(通常指怀孕第28周及以后)是孕期最为关键的时期,此时长途出行,潜藏着诸多风险:

1.突发状况难以预料:孕晚期是早产、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高发期。这些情况往往突如其来,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后果不堪设想。

2.身体负担已达峰值:这个阶段,孕妇的身体正承载着前所未有的负荷。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加剧腰背酸痛、下肢浮肿,甚至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拥挤、颠簸、久坐不动,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巨大的考验。

3.环境与医疗资源受限:飞机、高铁或汽车上,空间密闭,人员嘈杂,无法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寻找并抵达一家具备产科抢救能力的医院需要宝贵的时间,可能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如果刘玉定期接受产检,在这次回老家之前,医生会根据她的宫颈条件、胎位、有无早产迹象等情况,给出最专业的出行建议。因此,定期产检绝不仅仅是“例行公事”,它是:

1.风险的“侦察兵”:能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潜在问题,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异常、羊水量、胎盘功能等关键指标。

2.旅程的“规划师”: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明确告知孕妇是否适合出行,以及出行的最佳时间和必备物品。

3.情绪的“稳定器”:每次产检顺利通过,都能给孕妇带来巨大的安心感,缓解孕期的焦虑情绪。

李名花提醒,孕晚期出行需注意:

1.非必要,不远行:进入孕晚期(特别是32周后),请尽量避免长途旅行。将生活节奏放缓,安心在家附近活动,为宝宝的降临做好最后准备。

2.如需出行,必遵医嘱:如果确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须出行,务必提前咨询您的产检医生,进行全面评估。携带好全部的产检报告,并了解沿途及目的地医院的分布情况。

3.规划“安全半径”:将您的活动范围,规划在以您建档医院为中心的“一小时医疗圈”内。确保在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时,能在一小时内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4.家人陪伴,随身带“卡”:任何时候外出,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最好有家人陪伴。随身携带“孕妇保健手册”和家人的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周文芳 朱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