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在即!庄宇珊转型接应寻突破,龚翔宇或于2028年转任自由人
发布时间:2025-09-29 23:48 浏览量:1
破釜沉舟!庄宇珊改打接应才有出路,龚翔宇2028或转到自由人位置
最近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兵败泰国,让无数球迷心头一紧。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女排精神”,似乎在强敌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更令人揪心的是,连欧洲二流的法国队都打得如此艰难,这不禁让人发问:我们的战术体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右翼进攻乏力、接应位置形同虚设,难道还要继续让“保姆型接应”撑起整个右路吗?改革,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与其等到2028年奥运会再被动调整,不如现在就破釜沉舟,大胆变阵——让庄宇珊改打接应,而让龚翔宇转型自由人,这或许是重塑中国女排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先说说现状。目前中国女排的边攻体系,主攻有李盈莹和吴梦洁这对黄金组合,一个技术全面、得分能力强,一个身高臂长、潜力巨大。但问题出在接应位置。龚翔宇多年来兢兢业业,一传、防守、串联样样都干,堪称“劳模型”接应。可问题是,现代排球早已不是“保姆接应”能撑起右翼的时代了。看看意大利的埃格努、土耳其的瓦尔加斯,哪一个不是暴力进攻、一锤定音?而我们的接应,在2号位几乎没有牵制力,副攻的背飞打不出来,对方拦网可以肆无忌惮地收缩到4号位,主攻的压力能不大吗?
龚翔宇的进攻能力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受困于脚伤、腰伤,她的扣球速度和力量已不如巅峰时期。尽管她的保障能力在国内仍属上乘,但若继续让她承担进攻重任,无异于“让一个后卫去踢前锋”。郎平指导当年就曾把龚翔宇和张常宁安排进自由人组训练,这说明什么?说明她的保障能力早就被教练组高度认可。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转岗”?让她专职自由人,既能发挥她一传稳定、防守积极的优势,又能解放右翼,给新人腾出空间。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庄宇珊。这位小将近年来进步神速,虽然在面对强队时4号位进攻效率偶有波动,但她的扣球力量、速度和下手果断性,已经明显强于目前的龚翔宇。更重要的是,她在国家队的下三路技术仅次于龚翔宇,这意味着她具备打接应的基本保障能力。与其让她在主攻位置上当替补,看着李盈莹和吴梦洁在场上拼杀,不如大胆启用她打接应。毕竟,李盈莹和吴梦洁的主攻组合已经趋于成熟,而接应位置才是目前最薄弱的一环。
有网友调侃:“我们不是缺接应,是缺‘埃格努’。”这话虽带点无奈,但也点出了现实——我们没有天生的强力接应。那怎么办?只能从现有人才中挖掘潜力。日本女排的和田由纪子,身高还不如庄宇珊,面对土耳其、巴西这样的强队照样能砍下20+,靠的就是敢打敢拼和战术定位清晰。庄宇珊若能转型接应,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进攻点,还能让对手的拦防顾此失彼。想想看,当对方以为我们只会打4号位时,突然从2号位杀出一个强力进攻点,那画面是不是很美?
再来看看自由人位置。王梦洁经验丰富,但已30岁,伤病缠身,能否坚持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个未知数。倪非凡虽然年轻,但一传稳定性尚不及龚翔宇。与其等老将退役再仓促换人,不如提前布局,让龚翔宇无缝衔接自由人位置。她本就具备出色的防守意识和一传功底,转型后能迅速稳定后防,为全队攻防转换提供坚实基础。这不仅是对球队负责,更是对龚翔宇职业生涯的尊重——让她在最适合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
当然,这个调整需要勇气。毕竟,让一位征战多年的核心球员“降级”打自由人,听起来有些残酷。但排球是团队运动,个人的牺牲往往是为了集体的胜利。当年陈忠和指导让冯坤带伤上阵,郎平指导让惠若琪带心脏除颤器比赛,不都是为了国家荣誉?如今,我们更需要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三年后若再不改变,等到洛杉矶奥运会,恐怕连调整的机会都没有了。
杨舒茗、唐欣等小将虽然潜力可期,但一传和串联能力尚不足以支撑首发。与其让她们在高压下被冲下场,不如先让庄宇珊顶上来,用实战打磨技术。李盈莹主攻、吴梦洁主攻、庄宇珊接应、龚翔宇自由人——这套阵容,既有强攻火力,又有保障体系,攻防更加均衡。这不仅是战术的升级,更是理念的革新。
中国女排从来不缺拼搏精神,缺的是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这一次,是继续在老路上挣扎,还是勇敢迈出改革的一步?答案,其实已经写在了赛场上。
你觉得这样的变阵可行吗?你最期待哪位年轻球员的成长?这样的中国女排,你还愿意继续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