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龙头跌回“1800点水平”,社保1.8亿股被套!是陷阱还是机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2:46 浏览量:1
A股最近出现了件反常事:一批手握垄断资源的行业龙头,股价连跌三年,跌得比2022年大盘2863点时还低,相当于“跌回了1800点的股价水平”。更让人意外的是,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新进其中一家龙头1.8亿股,如今也被深套。散户们彻底懵了:垄断龙头不是“安全垫”吗?社保都被套了,这到底是该割肉还是抄底?
深扒最新财报和行业数据才看清,这不是简单的“市场瞎跌”,而是垄断龙头的“价值重估”,社保被套也藏着逆向布局的逻辑。看懂这背后的门道,才知道哪些是真陷阱,哪些是能蹲的机会。
首先得打破一个误区:社保基金买了被套,不代表它看走眼了,反而可能是你没看懂它的“买入逻辑”。
社保基金的钱和散户不一样,它是“长期钱”,能拿3-5年,甚至更久,买股票看的是“未来3年的价值”,不是“下周涨不涨”。就像这次被套的垄断龙头,社保1.8亿股的建仓成本在15元左右,现在股价跌到12元,表面看亏了20%,但从它的操作习惯看,这很可能是“分批建仓”的第一步——2024年三季度它就买了8000万股,四季度加仓到1.8亿股,明显是越跌越买。
更关键的是,社保选的不是“伪垄断”。这类龙头要么握有政策特许经营权,比如能源、公用事业领域;要么有技术或资源壁垒,比如某化工龙头的MDI全球市占率超30%,某中药龙头有国家级保密配方。这些垄断优势没丢,只是短期被市场情绪掩盖了。
数据能说明问题:这些被套的垄断龙头,2024年净利润平均增长12%,今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甚至达到15%,比如某电力龙头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利润在涨,股价在跌,本质是“估值杀”,不是“基本面崩了”——社保赌的就是估值修复的那一天。
垄断光环还在,利润也在涨,股价为啥跌成这样?根本原因是市场对“垄断价值”的看法变了,三个硬逻辑让资金不敢轻易进场。
以前垄断意味着“躺着赚钱”,现在意味着“监管高压”。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光垄断案件就罚了6.32亿元,医药、公用事业这些垄断高发领域是重点打击对象。比如某医药龙头,以前靠独家品种提价增厚利润,现在不仅提价难,还得担心反垄断调查,市场自然不敢给高估值。
更关键的是,反垄断开始追个人责任了。今年天津查处的医药垄断案,不仅罚了企业3.55亿元,还对组织者顶格罚了500万元。这让垄断龙头的“盈利确定性”打了折扣,以前的“垄断溢价”变成了“监管折价”。
这三年A股资金都在追AI、算力这些“新赛道”,传统垄断龙头成了“弃子”。2024年全年,半导体板块资金净流入超2000亿元,而公用事业、传统消费这些垄断龙头集中的板块,资金净流出超800亿元。
不是这些老龙头不好,而是“性价比”暂时不如新赛道。某白酒龙头2024年净利润增长10%,PE是25倍;而某AI芯片公司虽然亏损,但PE(TTM)能炒到200倍,资金用脚投票选了“想象力”,放弃了“确定性”。
三年前这些垄断龙头被炒到了“泡沫级”估值。某中药龙头2021年PE最高达到140倍,某家电龙头PE也超过50倍,远超历史平均水平。现在股价跌了三年,本质是“泡沫破裂后的估值回归”。
以某光伏玻璃龙头为例,2022年大盘2700点时股价18.25元,现在大盘3800点,它的股价反而跌到17.05元。表面看是股价跌了,实际是PE从40倍降到了20倍,回到了合理区间。
社保被套不代表所有垄断龙头都能买,得筛掉“真不行”的,留下“假下跌”的。这三个信号是判断的核心,缺一不可。
真正的垄断龙头,跌的是股价,不是市场地位。比如某化工龙头,虽然股价跌了40%,但全球MDI市占率从28%升到了32%,毛利率还稳定在35%以上;某电力龙头,服务器市占率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液冷服务器市占率更是国内第一。这类公司的垄断壁垒还在,只是暂时被低估了。
反之,如果垄断优势在流失,比如某公用事业公司被新政策打破特许经营权,就算股价跌再多也不能碰——这不是估值问题,是基本面变了。
股价跌不可怕,怕的是“利润跟着跌”。能买的龙头必须满足“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步增长”,比如某能源龙头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90%,扣非净利润增长61%,这说明业绩是实打实的。
更重要的是分红。高股息是垄断龙头的“安全垫”,目前A股股息率超8%的40家公司里,一半是垄断龙头。比如某煤炭龙头股息率14%,某饮品公司股息率稳定在6%以上,就算股价不涨,拿分红也比存银行划算。
估值得看“绝对低位”和“相对低位”。绝对低位是PE、PB低于近10年50%的时间,相对低位是估值比同行业其他公司低30%以上。比如某白酒龙头现在PE20倍,低于近10年60%的时间,就是安全区间。
社保的动作更关键。如果只是“买了被套”不算,得是“越跌越买”。像某龙头,社保从2024年三季度的8000万股加到四季度的1.8亿股,说明它认可这个价格的价值——社保的研究能力比散户强,跟着它的“加仓节奏”比跟着“被套消息”靠谱。
1. 社保被套不是风险,是信号:社保的钱不怕短期波动,它被套说明股价可能到了“机构认为的安全线”,但散户别立马满仓——社保能分批买,你也得留着现金补仓。
2. 垄断龙头要看“真垄断”:靠政策、技术、资源的垄断才是真壁垒,靠规模的“伪垄断”一遇行业调整就垮。比如医药龙头的保密配方、能源龙头的特许经营权,这些才是跌下去能涨回来的底气。
3. 拿不住3年就别碰:这些龙头的估值修复不是几天的事,可能要等半年甚至一年。某中药龙头2018年跌了30%,社保被套后,2020年涨了150%,但中间横盘了18个月——没耐心的散户,抄底只会变成“割肉”。
说到底,垄断龙头跌回“1800点水平”,社保被套,本质是“市场情绪和长期价值的背离”。这不是陷阱,而是给有耐心的散户留的机会,但机会只给那些会看垄断壁垒、会看业绩、能熬住的人。社保都能等,你急什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