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只垄断龙头连跌三年,社保基金都被套!现在该慌还是该看机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5:51  浏览量:1

要是平时说“垄断龙头跌了”,可能没人太当回事,毕竟市场波动很正常。但最近有个情况不一样——31只在行业里说一不二的垄断龙头,从2023年到2025年,已经连着跌了整整三年。更让人意外的是,连向来以“稳健”“眼光准”著称的社保基金,都在这些龙头里栽了跟头,不少重仓股套得很深。这事儿一出来,不管是老股民还是刚入市的新手,都有点懵:这些曾经的“香饽饽”怎么了?现在到底是该赶紧躲开,还是能慢慢找机会?

先把这些连跌三年的龙头和社保被套的情况说透,大家心里也能有个底。这些公司可不是什么小角色,大多是咱们日常生活里能接触到,或者在行业里占着绝对优势的主儿。比如做化妆品的珀莱雅,2023年跌了17%,2024年又跌14%,到2025年这会儿,年内再跌3%,三年下来股价快腰斩;食品领域更明显,金龙鱼2023年跌9%,2024年跌12%,2025年年内跌5%,连做速冻食品的安井食品、做酱油的千禾味业,三年跌幅都在20%以上。

医药板块的龙头也没逃过,华兰生物2023年跌15%,2024年跌18%,2025年年内跌7%;连曾经的“眼科茅”爱尔眼科,2023年跌20%,2024年跌16%,2025年还在往下走;片仔癀虽然跌幅没那么大,但三年下来也跌了12%。还有化工领域的“大哥”万华化学,2023年跌11%,2024年跌13%,2025年年内跌6%,甚至做酒店的锦江酒店,算上2025年已经连跌四年,2022年微跌0.34%,2023年跌5%,2024年跌8%,2025年年内直接大跌16%,跌得让持有它的人都没了脾气。

再看社保基金的情况,就更直观了。2025年二季度,社保基金还加仓了绝味食品,结果没多久公司就被ST,股价连续跌停,社保基金503组合和404组合加起来持有一千多万股,眼睁睁看着股价从曾经的106元跌到10元附近,这一波亏得相当惨。还有志邦家居,多家社保基金都在前十股东里,但股价从2023年到2025年,每年都往下走,按现在的股价算,社保大概率是深度被套。安井食品、万华化学、景津装备这些龙头也一样,社保基金进去后就没怎么赚到钱,反而套在里面动弹不得。要知道,社保基金选股向来谨慎,看的是长期价值,二季度持仓的568家公司里,大多是业绩稳定、分红率高的企业,现在连这些龙头都让社保套牢,足以说明这波下跌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批公司都遇到了难题。

但大家别光看到“跌”就慌,得弄明白这些龙头为什么会连跌三年,社保又为什么会被套。其实不是这些公司突然不行了,而是大环境和行业逻辑变了。就拿消费类龙头来说,前几年大家买消费股,看的是“刚需”“稳定”,但这两年消费复苏没那么快,加上很多公司扩产太猛,库存堆得太多,不得不降价促销,利润自然就下来了。比如珀莱雅,2024年营收虽然涨了,但毛利率因为促销降了3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直接从2023年的25%掉到2024年的8%,股价跟着跌也正常。

医药龙头的问题更明显,这两年集采范围越来越广,不少药品价格被压得很低,像华兰生物的流感疫苗,2024年集采降价幅度超过50%,虽然销量涨了,但营收反而降了,利润自然受影响。还有爱尔眼科,之前靠扩张分院赚了不少钱,但2024年开始,很多地方的眼科门诊量没跟上,分院盈利不及预期,市场对它的预期也跟着降了,股价只能往下走。

至于社保基金被套,也不是说社保眼光差了,而是市场节奏变得太快。社保买股看的是3-5年的长期价值,但这两年行业变化太快,比如消费复苏的速度比预期慢,医药集采的力度比预期大,很多龙头的业绩拐点来得晚,社保刚进去就遇到行业调整,自然就被套住了。但大家要注意,社保基金很少会“割肉”离场,反而会在股价跌透、估值合理的时候加仓,比如2025年二季度,社保就加仓了万华化学,虽然现在还套着,但社保赌的是未来化工行业复苏,万华化学的MDI价格能涨回来。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想问:跌了三年,这些龙头现在到没到底?能不能抄底?其实判断底部不能只看“跌了多久”,更要看三个关键信号。第一个是业绩有没有企稳,要是公司营收还在降,利润还在跌,那肯定没到底;但如果营收开始回升,利润增速止跌,哪怕增速不高,也是好信号。比如安井食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已经从2024年的-5%回到2%,虽然慢,但至少不跌了,这就是企稳的迹象。

第二个是估值有没有回到合理区间。之前很多龙头被炒得太高,比如爱尔眼科2021年的时候市盈率超过100倍,现在跌到30倍,已经回到2019年的水平,估值泡沫挤得差不多了;万华化学现在市盈率只有12倍,比过去十年的平均估值还低15%,这样的估值已经很安全了。

第三个是资金有没有开始进场。最近这两个月,不少连跌三年的龙头开始有资金关注,比如珀莱雅,2025年8月的成交量比7月多了30%,北向资金也开始加仓,这说明有资金觉得现在价格划算,愿意进场捡筹码。

但大家也别觉得“底部到了就能随便买”,抄底不是赌运气,得有自己的判断。首先要避开那些“伪龙头”,有些公司看着是行业第一,但其实是靠低价竞争抢市场,没有核心技术,比如有些食品公司,营收虽然高,但毛利率只有10%,比同行低一半,这样的公司就算跌得再多,也别碰,因为它没能力在行业复苏的时候涨回来。

其次要选那些“跌下来但基本面没坏”的公司。比如万华化学,虽然这三年跌了不少,但它在MDI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还是35%,还是行业第一,而且2025年上半年还在研发新产品,比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聚氨酯材料,等这些新产品量产,业绩大概率能涨回来。还有珀莱雅,虽然这两年利润增速慢了,但它在国货美妆里的市占率还在涨,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从2024年的8%涨到10%,只要消费复苏,它还是能回到高增长。

最后要记住,抄底别着急,最好分批买。就算是底部,股价也可能来回震荡,比如之前的贵州茅台,2018年跌了一年,2019年也不是马上就涨,而是震荡了三个多月才开始涨。所以要是想买这些龙头,别一下子全仓进去,先买30%,要是再跌10%就再加20%,这样就算套住,也有资金补仓,心里也不慌。

其实从更长的时间来看,这波龙头连跌三年,对普通人来说反而是个机会。前几年这些龙头股价太高,普通人根本不敢买,现在跌下来,估值回到合理区间,反而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好公司。就像2018年的时候,很多消费龙头也跌了一年多,当时不少人觉得“消费不行了”,结果2019年到2021年,这些龙头涨了两三倍,那些在2018年底抄底的人,都赚了不少。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要是再跌怎么办”,其实只要你选的是基本面没坏的龙头,就算再跌,也只是暂时的。比如社保基金,虽然现在被套,但它不会割肉,因为它知道这些龙头的价值还在,等行业复苏,股价肯定能涨回来。普通人炒股,最缺的就是耐心,总想着买了马上涨,但真正能赚钱的,都是那些愿意等的人。

最后想跟大家聊一聊,你觉得这些连跌三年的垄断龙头,现在是真的到了底部吗?要是让你选,你会更看好消费类、医药类还是化工类的龙头?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我是秘境,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