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跌停后抄底又遭重击,有股民低位割肉追高反被套再跌停
发布时间:2025-09-28 04:06 浏览量:1
股票市场像海底捞自助锅,夹子摆在那儿,可到底烫不烫嘴,全靠自己下手的那一刻。要想少被烫,得先弄明白这锅汤里都翻过什么浪花。下面摆出来的这盘“杭电+飞马”连环翻车记,保管让人看得咯噔咯噔直跳。
先说一个揪心画面:广东老兄蹲在电脑前,一看飞马国际价格“唰”地掉到3.97元,脸比屏幕还绿。那是他刚把杭电股份割肉的钱重新押上去的结果,4.42元买进去,按着计算器一摁,1.1万蒸发,比空调制冷还快。别以为这是他这周第一次吃面,他的面碗早就摞得跟塔一样高。
这事儿得往回翻翻。时间往前拐回9月24日上午,杭电股份开盘一个猛子栽到11.01元,牢牢趴在跌停板。广东老兄前一天花11.61元捞进去的12000股,全成了“深水蛟龙”。盘面上亮着一条“—10%”,像在耳边念叨:走?不走?他瞅瞅账户,心里打鼓:再扛一天试试!
结果25号开盘更刺激,价格直接掉到10块出头,稍微喘口气又贴着9.91元蹲下。另一个看热闹的散户觉得量能放大,误把撬板当送钱,跳进去摸底,晚盘定格“地板”,只能扯着嗓子吼一句“我信了你的邪”。广东老兄隔着屏幕听见这吼声,却依旧咬牙硬挺,心里念着“连跌三个我也不能怂”。
偏偏天不怜人,26号早盘铃声一响,杭电干脆低空跳水到9.41元,下方浪花哗啦直响。全天股价在深红区打转,8.92元钉死跌停。两连板抄底的那位散户彻底明白“铁板”啥味道,广东老兄的账户也成了“绿白相间冷蒜泥”,但他依旧没砍,直到中午端起泡面,才把“割”字从心窝子里拎出来。
他割仓的动作只花了几秒,页面提示亏损2.6万。鼠标还热,他脑子一拍:飞马国际昨天刚封板,资金该轮到那边躁动!于是把剩下的本金抬到飞马,均价4.42元,再次按下“买入”。下午一点多钟飞马盘面忽然翻船,绿水灌进来,股价一路凸凸往下,3.97元的收盘价在桌面跳出来时,他盯着那红红绿绿的K线,嘴角抽搐:这一把又送走一万多。
现在镜头拉远看看杭电。这票在9月16日到23日期间可谓“鲤鱼打挺”,每天顶着涨停帽子亮相,六天连板,价格从6块出头蹿到12.23元,区间涨幅80%多。那时论坛里“冲鸭”一片,4.76万持仓股民跟着放烟花。老兄也是那天被高举高打的画面晃得眼睛冒金星,23号下午收盘,手心汗湿,毅然决然挂单11.61元,宣告入场。哪里想到热闹背后,市场刚好在酝酿“滚烫的铁板”。
再跳回更早,杭电这公司在资本圈盘了八年横盘,股价横平竖直地晾着,像一滩温水没人理会。忽然九月份发了公告,概念被市场解读得花里胡哨,资金蜂拥“点火”。连拉六板之后,许多老股民口袋里多了颗巨型钉子:要卖?要再等等?结果资金一拉满,热度过去,隔天直接闷棍,两板跌停让想走的人都堵在门口,想进的人又把门撬开,里外乱成一锅。
广东老兄正是在这个缝隙被“门夹”。割肉的时候难免怨自己,可昨天那六板实在太华丽,错过了不甘心。可惜市场从不按剧本走:刚从杭电跳飞机又去飞马,飞马这票今年早就被油炸两回,最大涨幅冲到150%。热钱第二轮兜底刚收,老兄又赶着第三趟车,哪想司机压根踩的是刹车。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皱眉:这老兄怎么每次赶巧撞车?其实他完美示范了一个路径:1. 连续涨停的时候觉得踏空难受;2. 跌停时幻想报复性反弹;3. 血亏出局后立刻换下一个“昨日龙头”;4. 重复三步,直到本金见底。市场里这种连环跳往往会把情绪从兴奋拉到绝望,再拉回“也许下一回就行”的幻象里。
把碎片按时间拼,你就能看到一条完整大坑路线:
六板之巅是9月23日——老兄冲进去。
9月24日被闷第一棍——没动。
9月25日第二棍落下——还硬扛。
9月26日第三棍拍脸——痛割。
割完直接扛着资金,转战飞马国际——当天吃跌停。
短短四日,两份跌停套餐外加一碗“鸡肋”后悔汤,下肚合计亏将近四万。
某些旁观者或许会说“不差钱就这么玩吧”,可真金白银的疼只有当事人懂。键盘上回车孤零零一个键,可按下后,行情的车轮就不等人。杭电从六板高点回落到单日跌停,价格缩到8块多,飞马更直接从“涨停筹码”位置反手一个板面杀跌,想从中抄金条,全凭心态和节奏。老兄的节奏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像唱跑调的KTV,一开嗓就被下一首秒切。”
有人问他晚上怎么安慰自己,他说买了俩卤猪蹄,加几瓶冰啤,一边咔嚓一边盯盘复盘。越啃越觉味道涩,眼里K线晃得像万花筒,也就扯了条纸巾对着屏幕擦汗。云南白药治牙疼,治不动账户疼;老婆饼里没老婆,帐号里同样没利润;自嘲才是散户大家伙的免费镇痛片。
再回溯到9月16日,那可是杭电板块点火第一天。盘中几秒钟封板,带着光环冲向涨停堂口。那时别说老兄,许多号称“高端韭菜”的机构席也按耐不住,跟风拆东墙补西墙。涨停连锁让股价翻山,舆论满天飞“新龙头”“潜在巨妖”之类千金喊声。可市场规律摆着:涨多了必有人收割,荷叶上水珠闪闪发光,却不一定真能喝到嘴里。
把镜头往后拉,9月23日夜里各大群吹风,指标拉满,开盘前摇旗呐喊。广东老兄深夜看着群聊天框里粉红字体飞舞,心潮澎湃地对着天花板想“明儿该有肉”。结果肉味还没飘进鼻子就被冻成冰渣。高处看涨停,像在看烟花;低处挨跌停,像在接炮筒。两种角色只隔一个板面,可情绪天壤之别。
很多人记不住整个行情线,我们干脆用倒带的方式:
今儿飞马跌停,昨天飞马涨停,前天杭电跌停,早前杭电涨停,翻回去八年杭电横着。就像把一部长剧从结局往前播:悲情镜头刚哭完下一秒突然笑场,观众脑袋晕成陀螺。
要说这两只票吸引眼球的核心,是“板块情绪”四字。杭电六连板养大胃口,飞马前面两轮炒作把食材提前腌制。广东老兄就是闻着香味跑来,连围裙都没系,上来就把手伸进高温油锅。现下账户亏掉四万,他才发现灼烧感比辣椒油更上头。
他给朋友发语音:“早知道我去买基金睡大觉了。”话没说完,瞥见盘面闪个红点,眼睛又亮了一下,不到十秒又暗下去。炒股的人常说“熊市熬韭菜”,其实烹饪流程里,韭菜自己也在不停加调料,焦香味一旦飘散,就怀疑下一把能吃回糖醋排骨。
说来也是无奈,杭电之后会不会来第二波?飞马后头还会不会起跳?这回写在图表上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普通散户怎么在短短四天之内,把本金切片,加水下锅,再撒两把盐。亏完钱的时候,交易软件不会弹窗给你唱生日歌,更不会送优惠券,只留一句冷冰冰“委托成交”。
老兄目前选择关机两天,打算去河边钓鱼散心。旁边钓友问他:“为什么愁眉苦脸?”他尴尬笑:“河里鱼再滑,也滑不过股市那些板块。”他心里的算盘“噼里啪啦”响,嘴上说休息,手却握着手机,一有信号就想看分时图。
市场这东西,就跟城市高架桥的堵车秒图,人人都想抢快车道,轮胎却照样磨成八字形。杭电从涨成“火箭筒”,到跌成“瀑布线”,飞马从“白马小飞侠”,到“跌停地板砖”,把散户来回当乒乓球拍。广东老兄算是亲身体验:追涨追到天花板,抄底抄到岩浆层。
现下这笔连环亏写进记账本,他再翻能看到一行行数字像蚂蚁排队:
9.23 +12000股 11.61元/股
9.24 -10%锁死
9.25 -10%锁死
9.26 -10%割肉,-2.6万
9.26 午后 飞马4.42元入
9.26 收盘 飞马3.97元 -1.1万
一串红字好像银行短信提示,却没有一条是进账。桌面上两碗泡面冷却成面疙瘩,他懊恼地戳了两下:“面都不汤了,跟股票一个德性。”
他词汇里没了“我要翻身”四个字,剩下半截“再等等看”。这半截最伤人,像戒烟后还留一支在桌角,嘴里叼没叼,心里都打着火机。正如杭电和飞马的K线齿轮,吱呀吱呀来回磨,散户血条此消彼长。
到这里,整个连环翻车记算是落幕,广东老兄损失换来一段亲身笔记。行情如何翻篇不在本文范畴,读到这儿,也算看完了一趟刺激的过山车。股市这锅汤的滚烫程度,一次体验足够烫记两年。你要问“滋味如何”,广东老兄抬头回你一句:“辣到嗓子眼,想吐又咽回去,辣头留着,汤还翻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