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主力周期!老杨靠季月周线,从被套到抓3波主升浪
发布时间:2025-09-24 03:10 浏览量:2
在股市摸爬15年的老杨,曾因看不懂主力动作,追高某科技股被套30%。直到悟透“季线看吸筹、月线识洗盘、周线抓启动”的周期逻辑,他精准破译主力踪迹,2024年抓住半导体、新能源、AI三波行情,不仅解套还翻倍盈利,成了股友圈里的“主力捕手”。一、季线看吸筹:主力“偷偷建仓”的痕迹藏不住老杨第一次靠季线识破吸筹,是2023年底的某半导体股。当时这只股在季线图上,连续3个季度收出“小阳线”,成交量比之前放大2倍,但股价只涨了15%——这正是主力“低吸”的典型信号:想偷偷买筹码,又不想让股价涨太快。“以前看日线,涨涨跌跌以为是‘震荡’,看季线才知道,主力在慢慢‘囤货’。”老杨解释,主力吸筹时,季线会呈现“量增价稳”:成交量逐步放大(说明在买),股价波动小(怕引起散户注意)。他对照历史数据,发现90%的大牛股启动前,季线都有3-5个季度的吸筹期。当时身边散户还在抱怨“这股涨不动,换了”,老杨却按季线信号,在2024年Q1建了30%底仓。果不其然,2024年Q2,这只股突然放量上涨,3个月涨了70%——主力吸够了筹码,终于开始拉抬。“季线就像主力的‘仓库账本’,筹码堆得多了,早晚要拉出来卖,就看你能不能提前看到。”二、月线识洗盘:主力“骗筹码”的套路逃不过2024年中,老杨盯上了某新能源股。季线显示已吸筹4个季度,可股价突然连跌2个月,日线看着“破位大跌”,很多散户慌着割肉。但老杨打开月线图,发现两个关键信号:一是跌幅没超过前一个月阳线的50%,二是成交量没放大(主力没出货,只是在震仓)。“这是主力的洗盘套路!”老杨回忆,当时他不仅没卖,还在月线回踩20月均线时,加仓到50%。果然,第三个月股价就收出大阳线,把之前的跌幅全补回来,还创新高。“洗盘时,日线像‘暴风雨’,月线却像‘稳坐钓鱼台’——只要月线支撑没破、量能没爆,就是主力在骗你交筹码。”他也踩过洗盘的坑:早年买的某医药股,月线跌穿了关键支撑,他还以为是洗盘,结果被套20%。“后来才知道,洗盘是‘假摔’,月线不破位;出货是‘真跌’,月线直接破平台。两者的区别,就看月线的‘底线’守没守住。”三、周线抓启动:主力“拉抬”的号角听得见2024年Q4,AI行情启动,老杨靠周线精准抓住某AI龙头的启动点。当时这只股季线吸筹完毕、月线洗盘结束,周线突然出现“金叉+放量”:5周线上穿20周线,周成交量达到5周均量的2.3倍,还突破了前期周线震荡平台。“这是主力吹响启动号角了!”老杨没犹豫,当天就把仓位加到70%。之后这只股沿着周线5周均线上行,每周都收阳线,4周涨了55%。他在周线出现“放量滞涨”时减仓,完美踩中主升浪。“周线是主力的‘发令枪’,金叉+放量+破平台,三个信号凑齐,就是启动的时刻,晚了就追不上了。”他总结出周线抓启动的铁律:“季线打底、月线稳盘,周线只要出现‘三要素’(金叉、放量、破平台),就大胆进;启动后,只要周线5周均线没破,就拿着,破了再跑。”四、三周期联动:破译主力的“全景图”现在老杨看盘,必走三步:先看季线,确认主力有没有“囤货”(量增价稳);再看月线,判断是“洗盘”还是“出货”(破位与否、量能大小);最后看周线,等着“启动信号”(金叉+放量+破平台)。2024年抓的三波行情,全靠这套逻辑:半导体股(季线吸筹→月线横盘→周线启动)、新能源股(季线吸筹→月线洗盘→周线启动)、AI股(季线吸筹→月线稳盘→周线启动)。“以前看盘像‘盲人摸象’,只看日线,不知道主力在干嘛;现在三周期联动,就像看主力的‘全景图’,吸筹、洗盘、启动,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股友老周问他“怎么才能学会”,老杨笑着说:“别盯着日线的小波动,多看看季月周线的大趋势。主力做盘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不会在日线上藏真相——季线看‘囤货’,月线看‘骗术’,周线看‘行动’,跟着节奏走,就能跟着主力喝汤。”尾声:主力不神秘,周期是钥匙现在的老杨,再也不用追涨杀跌,而是等着主力“露马脚”——季线里找吸筹痕迹,月线里辨洗盘套路,周线里抓启动时机。他常说:“主力不是神仙,做盘必有周期,就像种地要‘春耕、夏耘、秋收’,主力也得‘吸筹、洗盘、拉抬’。”破译主力周期,靠的不是“内幕消息”,是看懂季月周线里的信号。当你不再被日线波动迷惑,学会从大周期里找主力踪迹,就能从“被主力收割”,变成“跟着主力赚钱”——这就是老杨从被套到盈利的核心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