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四件套” 竟藏着这么多猫腻?央视曝光,海宁连夜行动!
发布时间:2025-09-23 09:08 浏览量:1
“家人们,这款四件套,100 支长绒棉,A 类母婴级,裸睡都没问题,今天破价给大家送福利,数量有限,赶紧下单!” 直播间里,主播们激情四溢地推销着所谓的 “高端四件套”,那诱人的话术,搭配着看似超级划算的价格,让屏幕前的消费者们心动不已,纷纷下单。可谁能想到,这背后竟藏着惊天的猫腻!
9 月 21 日晚,央视财经频道《财经调查》栏目,宛如一把利剑,无情地撕开了 “高端四件套” 市场的遮羞布。这一曝光,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消费者群体和相关行业中激起千层浪,大家不禁纷纷质疑:我们平日里信赖的床品,难道都是假的?
在江苏南通,当记者按照网络平台提供的地址,深入那些直播间的幕后时,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直播间里宣传的 “匹马棉”,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匹马棉,只是为了吸引流量、引流顾客的噱头罢了。要知道,匹马棉可是高品质棉花品类,可这些商户就是算准了普通消费者不会为了一件床品,专门花一笔检测费去较真,所以才敢通过这种模糊不清的表述,蒙混过关,实在是太不道德了!
而纺织品的支数,本是衡量纱线细度的关键指标,支数数值越大,纱线越细,面料也就越细腻,这也是消费者在挑选四件套时极为看重的参考因素。通常,市面上常见的床上纺织用品支数大多在 30 支到 80 支这个区间,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仅凭肉眼,根本无法判断支数的真假。一些不良商家和直播间,瞅准了这个空子,为了抬高产品价格,获取更多利润,竟堂而皇之地将产品宣传成 “100 支”,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吗?
在浙江嘉兴八泉村的云悦家纺,同样的戏码也在上演。一场面向老年人的私域直播,拒绝记者加入。但在直播中,主播信誓旦旦地向老年人们宣称产品是长绒棉,支数能达到 50 支。可当记者以进货者的身份询问工作人员时,对方却不屑地表示,这不过是吸引老年人下单的手段罢了,实际上,产品材质根本不是长绒棉,支数也仅仅只有 40 支。这些人,专门盯着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进行欺诈,实在是可恶至极!
为了探寻这些以次充好的四件套源头,记者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海宁市。在当地的家纺产品市场,放眼望去,众多床上用品四件套的水洗标和吊牌上,都堂而皇之地标注着 100 支、120 支甚至 170 支等明确支数。乍一看,似乎品质都相当不错,可当记者深入追问实际情况时,部分商家却狡黠一笑,直言这些都是忽悠人的,一般都是往高了标。原来,在电商销售平台上,部分电商主播热销的所谓 “高端四件套”,虚标支数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让普通产品摇身一变,卖出高价。
在南通一家名为柏焰家纺的实体店,记者打开一款标明 “A 类” 的四件套塑料包装,一股刺鼻的气味瞬间扑面而来,令人作呕。销售人员见瞒不过,这才道出实情,这款产品里掺杂着化纤,所谓的 “A 类” 标签,完全是商家私自贴上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在豫鑫家纺店,一款批发价仅 95 元、年销量却高达 20 多万件的四件套,被宣传为 “全棉磨毛”,可实际上,其中含有 35% 的化纤成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高利润,就这样用虚假包装来误导消费者,即便单价低,但靠着巨大的网络销量,他们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更让人震惊的是,部分四件套连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都没有,商家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这种 “三无” 状态,就是为了方便那些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下游客户,随意更换标签、水洗标,进而进行虚假宣传。在南通家纺市场的部分辅料店,工作人员更是主动为客户出谋划策,提供各种欺骗性的销售建议,帮助伪劣四件套以假乱真。
他们声称,冒充 A 类的标签十分抢手,不仅如此,还能配合客户提供假的检测报告,甚至当场展示伪造的样例,试图打消记者的顾虑。这些假检测报告,从委托单位、地址,到样品信息、测试结果,一应俱全,甚至还附上二维码,看似细节详尽,足以以假乱真,可实际上,全是欺骗消费者的手段。
南通诗锦家纺的厂区内,环境脏乱差,床品随意铺在地上,却都贴着 A 类标签。负责人毫不掩饰地说,为了企业多赚钱,不管产品材质、类别如何,一律打上 A 类标签。他们还将纯化纤产品标成 “木棉皱皱纱”,当消费者询问材质时,直播间主播就忽悠说是从木棉树里提炼的纤维制成,可实际上,网络百科里根本查不到这种材质的真实信息。
仅 “木棉皱皱纱” 四件套,这家企业年销量就超 30 万件。还有甚者,直接把 “木棉皱皱纱” 包装成长绒棉进行销售。在南通百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直言不讳,他们生产的四件套,A 类标识和支数,很多都是虚标。在一家名为 “源代码” 的公司,工作人员更是坦言,他们所谓的高品质、高端四件套,基本都是吹嘘出来的。
从生产厂家到销售终端,从线上直播间到线下实体店,从产品标签到检测报告,整个产业链似乎都被造假的歪风邪气所侵蚀。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让大家花了冤枉钱,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挤压了正规商家的生存空间,使得整个家纺行业的信誉受到极大冲击。
此次央视的曝光,以及海宁等地监管部门的迅速行动,无疑给整个家纺行业敲响了警钟。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提高违法成本,让这些不良商家不敢再肆意妄为。电商平台也应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不能让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产品在平台上大行其道。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购买产品时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 “高端四件套” 市场回归正轨,让消费者买到真正高品质、货真价实的产品,重拾对家纺行业的信任。